
大熊彼爾裁員 350 人:交友應用面臨重大挑戰
面臨的挑戰
大熊彼爾(Bumble)曾是線上約會領域中一股強大力量,但如今卻面臨重大挑戰。該公司於今日公佈了 2023 年第四季度的業績,顯示淨損失 3,200 萬美元,營收為 2.736 億美元。儘管相較於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但盈利低於華爾街的預期,並伴隨著 2024 年第一季度的令人失望的預測,導致大熊彼爾的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約 10%。面對這一局面,大熊彼爾採取了 drast 注的行動,CEO Lidiane Jones 宣佈將裁減約 37%的員工,約 350 人,並將進行針對恢復增長的應用程式改造。
應對之道
短期內的產品路線圖將專注於人工智慧和增強的安全措施,Jones 在今天的盈利電話會議中表示同時將推出針對年輕受眾設計的功能。她表示:“我們相信這些舉措將增強我們的基本能力,使我們能夠繼續提供創新和引人入勝的使用者體驗,建立健康且公正的關係。今天有許多使用者喜歡線上約會的範式 — 左右滑動和探索搜尋 — 但也有一組使用者希望能夠更靈活地體驗和發現人,以更有機和自然的方式。”
應用程式市場的變化
大熊彼爾正面臨著多重挑戰,其中包括主要競爭對手 Match Group 的進攻。Match Group 擁有 Tinder、Hinge 和 Match 等交友應用程式,並透過日益激烈的行銷策略,開始針對 Z 世代使用者進行市場開拓。自 2021 年底以來,大熊彼爾的付費使用者增長一直在放緩。Jones 在電話會議中指出,過去 18 個月中大熊彼爾應用程式引入的許多功能並未引起使用者的共鳴。此外自去年 11 月創始人 Whitney Wolfe Herd 卸任 CEO 並轉任執行董事後,大熊彼爾也不得不應對內部組織變化。Jones 於今年 1 月從 Slack 公司加入,並在過去一周內任命了四位新的 C 級高管。
行業趨勢和建議
大熊彼爾所面臨的成長放緩並非獨有,約會應用程式整體上也都面臨著使用者不願為高級新增功能付費的下滑問題。根據 2023 年皮尤研究的一項調查,30 歲及以上的使用者中有 41%曾為約會應用程式付費,而同年齡段以下的使用者中只有 22%這麼做 — 這個年齡段被認為是最受歡迎的。各平臺已經試圖以各種方式對抗這一下滑趨勢。Tinder 正在轉變其焦點,專注於長期關係 — 這是 Z 世代的頭等大事,而民意調查顯示,他們對非正式關係和一夜情的興趣較少。Hinge 等平臺則積極支援面對面的相遇,推出基金和促銷活動來贊助單身活動。
在這個前景下,大熊彼爾的舉措看似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但關鍵是是否能夠有效實施。面對市場變化,大熊彼爾需要更加靈活地調整自己的產品和策略,以吸引新的使用者並留住現有使用者。只有不斷自我挑戰和改進,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延伸閱讀
- 2024 與 2025 科技業裁員大盤點:不容錯過的全面清單!
- Meta 員工探討使用版權內容進行 AI 訓練,背後隱祕曝光!
- Meta 在印度擴張:即便裁員潮來襲,科技巨頭仍然看好市場潛力!
- 「Meta 技術長:若不滿新政策,員工應該考慮辭職!」
- 鳥類科技公司進行「戰略調整」,裁員 120 人引發關注!
- Sprinklr 裁員 500 人,因業績不佳遭遇重大挑戰!
- Workday 大裁員:近 2000 名員工面臨失業危機!
- 2024 與 2025 年科技業裁員名單大揭密!你不可不知的行業震盪!
- 五角大廈緊急行動!員工存取中國伺服器,引發 DeepSeek 封鎖危機
- 亞馬遜縮編:永續發展部門裁員引發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