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亞電子商務市場快速成長
東南亞電商市場在疫情期間迅速增長,而這股勢頭正在持續發展。根據麥肯錫報告,預計東南亞電商市場在 2026 年之前將以每年 22%的複合增長率翻番,達到 2300 億美元的總交易額。眾多全球品牌都渴望進入東南亞市場,而電商啟用平臺 etaily 幫助它們建立、管理和擴大其電商業務。
etaily 綠洲
etaily 成立於 2020 年,總部位於菲律賓,旨在幫助全球品牌進入東南亞市場。該公司今日宣布完成了一輪 1,78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由中國和臺灣的私募股權公司 SKS Capital 和新加坡的 Pavilion Capital 帶領。SBI ICCP、Magsaysay 家族、Chan 家族、Foxmont Capital 和 JGDEV 等公司也參與了投資。
etaily 的商業模式
etaily 的生態系統包括為電商和跨境全球品牌提供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以及其自有品牌組合。該新創公司擁有大約 50 個全球客戶,包括 Levi's、Crocs、Reckitt 和 Skechers 等知名品牌。他們利用 etaily 來開發生活方式產品,在 Lazada 和 Shopee 等平臺上進行銷售,並透過 etaily 的輕資產倉庫網路履行訂單。到當前為止,他們已處理了超過 1000 萬個訂單,並預計今年的總銷售額將達到 4000 萬美元,到 2025 年目標為 1 億美元。
面對的挑戰和競爭
etaily 的競爭對手包括日本的 Anymind、Intrepid Ascential 和越南的 OnPoint 等公司以及區域性的電商能力提供商。etaily 的競爭優勢在於其操作平臺的設計以及捕獲價值鏈的能力。這使得全球消費品牌在進入菲律賓時只需要與 etaily 作為合作夥伴,而不需要另外找一家實體店鋪的合作夥伴。
展望與建議
縱觀電子商務市場的快速發展與機遇,etaily 的成長潛力不容小覷。然而隨著競爭的加劇,拓展業務和提升技術仍然是面臨的挑戰。在擴大東南亞市場的過程中,把握當地文化、市場需求和法規環境是至關重要的。此外不僅要考慮品牌的擴張,也應該對當地消費者的喜好和消費習慣有更深入的理解,以提供更貼近當地市場的產品和服務。
最後與當地合作夥伴的緊密合作和尊重當地文化將有助於更好地融入目標市場。在提供服務和產品的同時也應該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為當地社區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延伸閱讀
- Omniful 發表最新訊息,獲得 585 萬美元的資金支援
- 美國網購感恩節消費突破 56 億美元,全球銷售額達 317 億美元
- 克拉納和 Affirm 的精彩週報
- 克拉納(Klarna)和 Affirm 經歷了一個非常成功的一周
- 創意力量,現在收到 890 萬美元資金 injection,將為電子商務工作流程提供 AI 加持
- 沃爾瑪在元宇宙中革新零售的商業策略瓦解
- 電子商務貸款初創企業 Wayflyer 獲得 Neuberger Berman 10 億美元交易
- Devolut 整合拉丁美洲的電子商務增長,開發反向物流工具
- 百思品牌轉型購買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大成功
- 亞馬遜突然削減大量自有品牌,超出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