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lesforce 將收購低程式碼平臺 Airkit.ai,專注於建立 AI 客戶服務代理
簡介
Salesforce 宣布計劃收購 Airkit.ai,這是一個低程式碼平臺,幫助電子商務公司建立基於人工智慧的客戶服務代理。交易條款並未公開。Airkit 於 2017 年成立,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紅木城,創始人 Adam Evans 和 Stephen Ehikian 在 2014 年以 3.9 億美元的價格將其之前的大資料新創公司 RelateIQ 出售給 Salesforce。
Airkit 最初是一個自助客戶參與平臺,允許企業整合資料信箱,並在使用者入門等用例方面提供幫助。但上個月,該公司重新推出為 Airkit.ai,並推出了其首款即插即用的整合產品 - 基於 GPT-4 的平臺,允許 OpenTable 和 ShipBob 等公司建立專業的客戶服務聊天機器人,處理訂單狀態、退款、產品訊息等查詢。
Airkit.ai 與 Salesforce 的聯動
Airkit.ai 與 Salesforce 的聯動不僅止於創始人之前的新創公司 RelateIQ。這對創始人於 2020 年成立了新公司,並獲得了來自 Accel 和 Salesforce Ventures 等投資者的 2800 萬美元資金,Salesforce Ventures 還參與了後續融資,使 Airkit.ai 在其六年歷史中總共籌集了 6800 萬美元。而且去年 Airkit 也進入了 Salesforce 的企業雲市場 AppExchange。
ChatGPT 和更廣泛的生成式人工智慧運動引起了輿論的熱烈迴響,投資者紛紛爭相投資下一個大事。因此一家與 Salesforce 有如此密切聯絡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新創公司始終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專案,尤其是考慮到 Salesforce 最近承諾在生成式人工智慧新創公司上投資 5 億美元。
展望與建議
預計交易將在 2024 年 1 月前完成,Salesforce 表示 Airkit.ai 將與其客戶服務平臺 Service Cloud 合併,並由 Evans 繼續領導業務。這一舉動標誌著 Salesforce 在 AI 和客戶服務領域進一步擴充套件的努力,有望為其客戶提供更強大、智慧化的服務。
然而這樣的收購交易也引發了一些哲學性的問題。生成式 AI 在客戶服務領域的應用可能意味著人類在與機器對話時難以分辨對方是否為機器。這引發了倫理問題,例如是否應該尊重客戶對話隱私以及人工智慧代理是否能夠完全模擬人類情感和道德判斷力。
此外低程式碼平臺的興起也帶來了技術貢獻和就業前景的變化。低程式碼平臺使企業能夠更快速地開發和部署 AI 解決方案,從而改變了開發人員的工作流程和技能需求。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技術環境中,個人應該持續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適應未來的需求。
總之 Salesforce 收購 Airkit.ai 將為 Salesforce 的客戶服務領域帶來更高效、智慧化的解決方案。然而這也提醒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和討論與 AI 與低程式碼技術相關的倫理和社會問題,同時也應致力於技術學習和自我提升,以因應未來的變化和需求。
延伸閱讀
- Anthropic 最新戰術:禮貌要求 AI 停止種族歧視
- Cresta 創辦人支援,Trove 的 AI 想要再次讓問卷調查變得有趣
- Meta 的 AI 角色現已在其美國應用程式上線,支援必應搜尋並具備更好的記憶功能
- Google 的 AI 聊天機器人 Bard 進行大幅升級,搭載 Google 的下一代 AI 模型 Gemini
- Scalestack AI 銷售科技新創公司的 1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Pitch Deck 解析
- Capsule 新應用結合 AI 與人工編輯共同打造新聞
- 資料新創公司 Dataminr 裁員 20%,專注 AI 發展
- Cradle's AI 動力蛋白質程式設計平臺獲得新進展,獲得 2400 萬美元融資
- 虛擬跳蚤市場:挑戰 AI 與購買特斯拉股票、PS5 或廁所雜誌
- 掌握 ChatGPT:AI 動力聊天機器人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