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nder 現在讓媽媽選擇你的下一個約會物件
在約會應用程式 Tinder 中,現在你的媽媽和爸爸可以幫助你找到下一個潛在的伴侶,停止對你可疑的約會選擇嘲笑。Tinder 的新功能 Matchmaker 允許使用者邀請他們的親人,無論他們是否有 Tinder 資料,來檢視和推薦潛在的約會物件,從而在約會應用程式中整合了「朋友考驗」。
Matchmaker 功能的執行方式
Tinder 的 Matchmaker 功能現在在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和德國在內的 15 個國家上線,全球擴充套件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展開。使用者可以直接從個人資料卡片或應用程式設定開始 Matchmaker 會話,建立一個可以與最多 15 位朋友或家人共享的連結。參與的親人(或「媒人」)隨後有 24 小時的時間推薦資料,之後會話結束。媒人無法代表邀請他們的使用者與潛在約會物件進行聊天或傳送訊息。
一旦 Matchmaker 會話結束,Tinder 使用者可以檢視他們的親人推薦的潛在約會候選人。被媒人點贊的個人資料將被標記為「推薦」,但邀請他們的 Tinder 使用者最終決定是否在應用程式中「點贊」。Tinder 表示被媒人標記為不合適的資料不會更改。如果你的朋友和家人和我一樣的話,我可以想象 Matchmaker 更多地被用於捉弄,而不是真正幫助你的愛情生活,但對於那些需要確保約會物件是否合適的人來說這仍然是一個很好的功能。
讓家人參與約會選擇的利與弊
根據 Tinder 委託的一項研究,超過 75%的年輕單身人士每個月都會多次與朋友討論他們的約會習慣,所以這只是對這個過程進行了一些最佳化。如果你的運氣不佳,為什麼不讓你的外婆來挑選你的下一個約會物件呢?
技術帶來的哲學問題
然而 Tinder 的 Matchmaker 功能也引發了一些哲學問題。在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下,個人的選擇權和自主性正變得越來越重要。邀請家人和朋友參與約會選擇的行為,可能會削弱個人的獨立性和決策自由。
此外邀請媒人參與約會選擇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壓力和期望。如果一個人的家人、朋友持續推薦不合適的約會物件,這可能會對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在父母和朋友的期望下,個人可能會更難堅持自己的喜好和價值觀,更難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約會物件。
塑造成功的愛情
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人們常常面臨選擇的困擾。然而成功的愛情關係應該基於個人真實的需求和欲望,而不是他人的期望。建立一個強大的愛情關係需要個人的成長和自我發掘,並尊重彼此的價值觀和信仰。
邀請家人和朋友參與約會選擇可以提供一些建議和見解,但最終的決策應該取決於個人。在使用 Tinder 的 Matchmaker 功能時,我們應該保持所謂的「自主評估」,即自己擁有的能力和知識,以使最終的選擇更貼近自己的需求和價值觀,而不是被他人的期望所主導。
結論
Tinder 的 Matchmaker 功能為那些在愛情選擇上需要有人提供意見和見解的人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引發了一些重要的哲學問題。在使用這種型別的功能時,我們應該保持自己的自主性和自由,並保護個人的選擇權。成功的愛情關係應該是建立在個人的需求和價值觀上,而不是他人的期望。
延伸閱讀
- Hinge 推出全新功能:讓約會者私下分享與配對的祕密細節!
- 《Tinder 拍攝 AI 約會新玩法,能否挽回使用者流失的危機?》
- Tinder 引入人工智慧配對功能,能否逆轉使用者流失危機?
- Tinder 全新「探索」頁面上線!讓你輕鬆找到志同道合的約會物件!
- Tinder 新更新專為學生打造,能否逆轉約會應用困境?
- Tinder 推出 AI 照片選擇器!自動挑選最適合約會檔案的照片
- Tinder 推出「分享約會行程」功能,讓使用者將約會計畫分享給好奇的朋友
- 美國太空總署挑選三個團隊設計下一代月球車
- Twitter「信任與安全」前負責人 Yoel Roth 加入 Tinder 母公司 Match Group
- BeScene: 電影界的 T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