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紀瑟計畫對業務進行重組,將裁撤多達 5,000 個工作崗位
背景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印度的教育科技巨頭百紀瑟(Byju's)計畫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內裁撤多達 5,000 個工作崗位。這項裁員計劃是百紀瑟對其業務進行廣泛重組的一部分,此舉是由於延遲的首次公開募股和貸款方的壓力使百紀瑟被迫削減成本。這家總部位於班加羅爾的新創企業最近任命了一位新的印度業務負責人,計畫裁撤既包括其線下業務和線上業務的多餘崗位,也包括市場部門的許多工作崗位。百紀瑟去年的估值為 220 億美元,是印度市值最高的新創企業。
裁員規模
這位知情人士表示百紀瑟還計畫淘汰數個高薪的高級行政職位。過去兩年,這家新創企業已經裁撤了超過 10,000 個正式和合同職位。百紀瑟的一位發言人在宣告中表示:“我們正在進行業務結構重組的最後階段,旨在簡化營運結構,降低成本基礎並改善現金流管理。百紀瑟新的印度區域執行長阿爾賈·莫漢(Arjun Mohan)將在未來幾週內完成此過程,並引領百紀瑟進一步進行改革和可持續經營。”
重組原因
百紀瑟進行重組的同時正試圖解決與貸款人關於 12.5 億美元貸款條款的爭議。此外百紀瑟還面臨來自董事會成員突然辭職和審計師德勤在今年 6 月辭職的壓力。作為百紀瑟最大的投資者之一,荷蘭的普羅蘇斯(Prosus)在一個月後公開表達對百紀瑟的失望,指責這家教育科技新創企業的報告和治理結構“未能因規模而演進”,並稱印度公司“漠視了普羅蘇斯董事的建議和推薦”,盡管對其多次進行了嘗試。百紀瑟此前考慮過並隨後延期了其旗下企業 Aakash 的首次公開募股,原因是市場環境不佳。百紀瑟因持續未能按時提交財務報告而聲名狼藉。德勤在 6 月表示它未能對百紀瑟 2022 年 3 月的財務報告進行審計,並將延遲作為辭職的原因。百紀瑟表示將在未來幾周公開這些財務報告。
報導分析與評論
教育科技行業的競爭與挑戰
百紀瑟的業務重組和裁員計劃反映出教育科技行業的競爭激烈和挑戰重重。隨著疫情對全球教育體系產生的長期影響,網路教育和遠端學習已成為教育領域的主流趨勢。然而這也意味著教育科技企業必須不斷努力保持競爭力,以適應變化中的市場需求。百紀瑟作為印度最大的教育科技新創企業,面臨著來自本土和國際競爭對手的壓力。
財務報告和治理結構的挑戰
百紀瑟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財務報告和治理結構的問題。作為一家在印度和國際投資者中廣受關注的新創企業,透明度和財務可信度對於維持投資者的信任至關重要。然而百紀瑟過去的報告延誤和審計師的辭職引發了對其財務狀況和公司治理的擔憂。這一點也得到了普羅蘇斯等投資者的批評。
管理和領導層的問題
此外百紀瑟的董事會成員和審計師辭職的事件也暴露了公司內部管理和領導層的問題。適當的領導和有效的管理是一家公司成功運營的關鍵要素。百紀瑟需要確保公司內部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能夠應對快速增長和變化的市場環境。
建議與展望
加固公司內部結構和治理
對百紀瑟來說加固公司內部結構和治理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公司應該建立起健全的財務報告機制,並確保及時提交準確的財務報告。同時百紀瑟應該加固公司治理結構,確保董事會成員和管理層的選拔和監管機制有效執行,以維持公司的穩定和可信度。
最佳化業務模式和戰略
百紀瑟應該最佳化其業務模式和戰略,以應對競爭和市場變化。公司可以考慮擴大線上業務,提供更多定制化的學習方案,並加固與學校和教育機構的合作。同時百紀瑟還應該提供更清晰的企業發展路線圖,為投資者提供有信心的前景。
關注股東和員工福祉
在進行業務重組和裁員時,百紀瑟應該關注股東和員工的福祉。公司應確保裁員過程合法合規,提供合理的賠償和轉職協助。同時百紀瑟應該加固對員工的福利和發展的關注,以提高員工計程車氣和工作效率。
結論
教育科技行業的競爭和挑戰要求百紀瑟不斷調整業務策略和管理結構。透明度、財務報告和公司治理的提升是維持投資者信心的關鍵。百紀瑟應該積極應對內部和外部的挑戰,以確保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和成功。
延伸閱讀
- 2024 與 2025 科技業裁員大盤點:不容錯過的全面清單!
- Meta 在印度擴張:即便裁員潮來襲,科技巨頭仍然看好市場潛力!
- 鳥類科技公司進行「戰略調整」,裁員 120 人引發關注!
- Sprinklr 裁員 500 人,因業績不佳遭遇重大挑戰!
- Workday 大裁員:近 2000 名員工面臨失業危機!
- 2024 與 2025 年科技業裁員名單大揭密!你不可不知的行業震盪!
- 亞馬遜縮編:永續發展部門裁員引發熱議!
- Stripe 宣布裁員 300 人,卻預告 2025 年將重啟招聘!
- 2024 年與 2025 年科技業裁員全紀錄:最全面的資料分析!
- Meta 將根據表現裁員約 5%!科技巨頭面臨人力資源重整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