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麼保護我們死後的隱私和資料不被人工智慧侵犯?
研究發現:需加固對「鬼影機器人」的關注和保護機制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我們甚至可以用 AI 技術創造已故人士的數碼轉世版,也就是所謂的「鬼影機器人」。
「鬼影機器人」可以包括深度學習、複製、全息投影,或者是聊天機器人等形式,它們試圖復制逝者的外貌、聲音和/或個性。像 2012 年 Tupac Shakur 在 Coachella 音樂節上的全息投影表演和 2020 年 Kanye West 送給 Kim Kardashian 的使用深度學習技術創造的已故 Robert Kardashian 全息投影,都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一份來自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阿斯頓法學院和紐卡素大學法學院的研究指出,透過「不要建立鬼影」(Do not bot me)條款,在遺囑和其他合同中訂立相關保護措施以及進一步提高公眾對「鬼影機器人」的認識,可能有助於防止未經我們許可就進行數碼轉世。
研究發現,由於我們許多生活上的資料都儲存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這些資料也可能被用來模擬我們說話的方式、我們的行為方式和外貌,即使我們已經過世很久了。考慮到大量使用深度學習技術進行數碼轉世的商業化趨勢,研究嘗試找到保護隱私、財產、個人資料和聲譽的方法,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保護死者的隱私、財產、個人資料和聲譽
研究人員表示在這個問題上,涉及到了隱私和財產等諸多法律領域,但是相對於活者而言,尚未有對死亡人士的個性、隱私或尊嚴的保護。
而在英國,隱私和資料保護法律不包括繼承人死後的情況。雖然「鬼影機器人」未被視為會導致身體上的傷害,但很可能會導致心理創傷和經濟損失,特別是對於已逝者的摯親和繼承人產生很大影響。
不過最近美國和歐盟的法律發展讓人們為「鬼影機器人」的進一步監管抱有希望。在紐約州,有名人公開權,能夠控制名字、形象和肖像的商業使用,這一權利在死亡後將繼續有效長達四十年。此外還有一項禁止對已故表演者進行數碼複製的法律。
在歐洲,所提出的 EU AI Act 還要求對深度學習和聊天機器人提高透明度,似乎也包括了對「鬼影機器人」的監管。
建議
在英國和其他地區缺乏具體立法的情況下,保護我們死後的數碼隱私可能的方法之一是透過遺囑和其他合同中訂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不要建立鬼影」條款。加上一個全球可搜尋的這些要求的資料庫,這可能會成為應對「鬼影機器人」引起的擔憂的一個有用解決方案。
此外研究人員還建議,除了法律保護外,提高公眾對「鬼影機器人」的認識、教育有關數碼遺產的知識以及各種管轄區之間的一致保護,對確保不在未經我們許可的情況下進行數碼轉世是至關重要的。
結論
在數碼時代,我們的個人資料和隱私常受到侵犯,且死亡並不能保證在數碼領域中的隱私和安全。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固法律保護和社會意識,確保我們死後的數碼資產和隱私受到充分的保護,並保護我們的家人和繼承人不受任何損失和創傷的影響。
延伸閱讀
- OpenAI 的創意寫作 AI 讓人想起高中文學社那個討人厭的孩子
- 亞馬遜成立新型代理 AI 團隊,將如何改變科技未來?
- 「搶先報名!TechCrunch Sessions: AI 演講者申請截止日期迫在眉睫!」
- MWC 最新報導:AI 影響力的兩極化觀點首次曝光!
- 亞馬遜新推出 Alexa+:為孩子們帶來 AI 驅動的「探索」與「故事」新功能!
- Bridgetown Research 載著 AI 助力,成功募資 1900 萬美元加速盡職調查!
- Nomagic 獲得 4400 萬美元資金,AI 驅動的機器手臂技術將改變未來!
- 全方位理解 Anthropic 的 AI:揭開 Claude 的神祕面紗!
- 微軟刪除 AI 資料中心租賃,背後原因何在?
- Perfect 獲得 2300 萬美元資金,運用 AI 革新招聘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