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投資公司對於 AI 投資的共識和爭論
在當前 AI 熱潮下,投資者們正為此展開爭論。一些風險投資公司,例如 Precursor 的 Charles Hudson,表示雖然 AI 應該是一個重要而長期持久的領域,但他們還沒有做出新的 AI 投資。相反其他投資者則透過不斷投資既有公司或透過出色的轉型來參與 AI 的市場競爭。
爭論的核心
投資者們對於 AI 投資的爭論,主要圍繞著一個問題:是投資新的 AI 創業公司,還是擁抱現有公司中的 AI 專案?
一些投資者選擇不要投資新成立的 AI 公司,因為這些公司往往需要時間來開發技術和尋找市場需求,且有很高的失敗率。相反,他們更願意在既有的公司中找到 AI 技術的發展機會,且這些公司的產品已經透過市場檢驗。 Jason Lemkin 就是這樣一位投資者,他表示自己還沒有投資任何純粹的 AI 創業公司。他認為在 AI 領域裡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因此他選擇在自己既有的投資組合公司中新增 AI 元素,而不是在新興 AI 公司中投資。
另一些投資者則選擇投資在新成立的 AI 公司中,認為這些公司可以為未來的 AI 產品和服務創造市場需求,且有關鍵的技術創新。就像 Sapphire 的 Cathy Gao,她投資於後期的新創公司,可以花更多的時間來制定投資策略。
哲學的思考
AI 創新最大的挑戰在於預測產品在未來的需求,因此投資者們需要在「慢即為快」和「市場不等人」之間找到平衡點。風險投資需要在未來幾年內考慮產品的潛在需求和市場變化,而不僅僅是當前的產品和市場熱點。
AI 投資的成功也有賴於挑選正確的管理團隊,這個團隊需要對 AI 技術、業務和市場有深入理解。所以投資者需要仔細考慮企業家的背景和經驗,以便在企業面臨挑戰和機會時做出正確的決策。
編者的話
AI 被譽為最具有變革性的技術創新之一,但同時也存在很多疑惑和不確保性。作為風險投資家,必須考慮業務可持續性和回報率等因素,這需要更透徹地理解市場和技術趨勢。如果你是一個投資者,那就不要盲目投資,要保持警惕和客觀。成為一個真正的智慧投資者,需要精通業務和技術,保持冷靜和彈性,並時刻監測市場變化。
延伸閱讀
- WndrCo 正式進入風險投資 鮮得 450 萬美元投入兩個基金
- 前 SpaceX 高管湯姆·歐奇尼洛成立新的風險投資公司,檔案顯示
- Cap VC 希望成為風險投資公司的 AI 動力「作業系統」
- 人工智慧自動化可能重振新創公司估值:這家風險投資公司這麼認為
- 法國風險投資公司 Founders Future 剛剛收購了股權眾籌平臺 Sowefund
- 三大知名風險投資公司加入 TechCrunch Disrupt 2023 的 Startup Battlefield 評審團!
- 新創公司的退出價值暴跌,缺乏流動性可能正損害風險投資公司籌集資金能力
- 英國新創媒體科技風險投資公司 GMG Ventures 更名為 Mercuri,成功籌集 5000 萬英鎊基金
- AI 影片創作應用 Captions 從頂級風險投資公司籌到 2500 萬美元
- 風險投資公司 Y Combinator 支援下,Rever 旨在現代化退款和退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