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央行稱政策性零售數位貨幣或具獨特價值,但需要進一步調查
調查報告顯示電子港幣(e-HKD)可能增加支付生態系統的獨特價值,但需要進一步調查和評估
香港金融管理局最近公布了其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試點計畫的第一階段報告。報告指出,零售性的中央銀行數位貨幣可能為支付生態系統增加價值,並促使新型別的經濟交易,但進一步的調查和評估仍然需要進行。
根據報告,香港金融管理局尚未決定是否引入電子港幣(e-HKD)。然而自從香港於今年六月實施了新的監管制度以來,其成為虛擬資產中心的野心已經顯而易見。在八月份,香港金融管理局已經頒發了第一批加密貨幣交易平臺的許可證。
香港金融管理局於 2021 年啟動了被稱為「e-HKD 專案」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指出,試點計畫發現電子港幣在可程式化、代幣化和原子結算三個主要領域可能增加價值,有潛力促進更快、更具成本效益和更具包容性的交易。然而報告指出,這個計畫的 14 個試點案例和 16 家參與的公司僅在受控環境下進行了小規模實驗。
報告指出:"在市場發展和進一步調查的情況下,實現大規模發行電子港幣所需的潛力和前提,可能變得更加明顯,甚至對使用者在生產環境中來說這些小摩擦可能變得更加明顯或甚至無法接受。"
試點計畫的第一階段包括全面支付、可程式化支付、離線支付、代幣化存款、Web3 交易結算和代幣化資產結算。香港金融管理局現在將「探索電子港幣的新用例,並深入研究選定的試點案例」。這將涉及理解電子港幣在促進新型商品和服務交易方式以及確保金融穩定性方面的作用。
香港金融管理局對於零售型 CBDC 的立場似乎介於一場跨國辯論之中。美國尚未就 CBDC 做出重大決策,該議題已成為有爭議的總統選舉議題;印度則已經推進了零售型 CBDC 的計劃;澳大利亞表示由於未解決的問題,他們的 CBDC 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
探討與建議:中央銀行數位貨幣的獨特價值和影響
在探討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的獨特價值和影響之前,我們必須先明確理解何謂「數位貨幣」。數位貨幣可以視為一種由中央銀行發行的數位形式的法定貨幣,用於替代傳統的紙幣和硬幣。與現今的電子支付方式相比,數位貨幣通常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CBDC 的出現引發了一場關於金融和經濟未來的深入思考和辯論。支援者認為 CBDC 有助於提高金融系統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進金融包容性以及提供更穩定的貨幣政策工具。然而批評者擔憂 CBDC 可能對現有的金融體系造成損害,並提出一些風險和潛在問題,如資料隱私權、金融穩定性和節點集中化等。
編者觀點:香港央行應進一步調查 CBDC 的潛在好處和風險
根據報告,香港央行認為,政策性零售數位貨幣(CBDC)有潛在的價值,可以為支付生態系統增加獨特價值,並促使新型別的經濟交易。然而這需要進一步的調查和評估。
對於香港央行來說這一問題可能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引入 CBDC 可能有助於推動香港成為虛擬資產中心,吸引更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和投資者。然而如果不謹慎處理,CBDC 也可能對香港的金融穩定性造成風險。
因此我們認為香港央行應該進一步調查和評估 CBDC 的潛在好處和風險,並進行更全面的市場研究。此外為了確保 CBDC 的成功實施,香港央行應與相關利益相關者和利害關係者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合作。
最後我們希望提醒讀者們,CBDC 的發展和推行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進行全面和周到的考慮。各國中央銀行應該根據具體國情和監管環境,制定適合自己的 CBDC 戰略,並綜合考慮各種潛在的風險和益處。我們期待看到更多關於 CBDC 相關議題的深入研究和討論,以促進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和進步。
延伸閱讀
- 研究人員利用 NPR 週日謎題測試 AI 推理能力的創新方法
- 「突破性發展!研究人員以不到 50 美元打造 OpenAI 的競爭對手」
- 美國安全監管機構擴大對福特無手駕駛技術的調查,背後隱藏了什麼風險?
- 「PowerSchool 資料洩露真相揭祕:受害者如何聯手調查這場毀滅性駭客攻擊」
- Google 重組團隊進軍 DeepMind,力推研究轉化為開發的速度!
- 中國啟動反壟斷調查,Nvidia 面臨風險!
- Uber 訂閱服務遭聯邦貿易委員會調查,背後隱情揭曉!
- 歐盟終止對蘋果電子書及有聲書規則的反壟斷調查,背後真相為何?
- 印度對維基百科發出通告:針對偏見問題展開調查!
- 「OpenAI Whisper 轉錄工具遭質疑:研究人員揭祕其幻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