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h2>130 餘家公司要求世界領導人「逐步淘汰」化石燃料</h2>
<h4>由 Justine Calma 報導</h4>
<p>包括富豪汽車、宜家、聯合利華、雀巢和阿斯利康在內的 130 多家公司簽署一封信,呼籲各國政府在即將到來的國際氣候談判中採納一項全球計劃,逐步淘汰不進行碳捕獲的化石燃料。信中指出:「我們的企業正在感受到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日益嚴峻的極端天氣事件所帶來的影響和成本。透過可再生能源,我們在未來能源使用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並且能源正在從根本上變得更加清潔。」信件由「We Mean Business Coalition」協調發起,該聯盟致力於推動零凈溫室氣體排放。這些簽字的公司總年收入接近 1 萬億美元,涵蓋各種行業,從啤酒(Heineken)到製藥(拜耳)和電信(沃達豐集團)。當中還包括一些知名的科技公司,如 eBay 和惠普企業。然而蘋果、Google 和亞馬遜等一些在自己的氣候目標上非常積極的科技巨頭並未在簽署名單中出現。</p>
<h3>為何缺乏科技巨頭的簽署?</h3>
<p>這一現象反映出在放棄化石燃料的全球協議上達成共識的道路可能是多麼困難。公司和政府日益展示他們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努力,但很多人在放棄導致全球暖化的化石燃料上猶豫不前,尤其是那些會因此失去業務的公司。這些簽署的公司表示他們正在「採取行動,致力於逐步淘汰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使用」。然而他們在信中寫道他們「無法單獨安全或有效地實現這一轉變」。因此他們要求各國領導人制定政策,加快可再生能源的部署。政府首腦將於 11 月 30 日在迪拜召開聯合國氣候大會。其中一個熱門話題是各國是否能就放棄使用化石燃料的計劃達成一致。</p>
<h3>全球減碳的挑戰</h3>
<p>要理解上述問題,我們必須明白 2015 年由近 200 個國家簽署的《巴黎協定》的背景。該協定承諾將全球氣溫上升約束在比工業革命前高出約 1.5 攝氏度。然而聯合國的氣候報告發現,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溫室氣體排放需要在本世紀中期達到零。然而巴黎協定並未明確提到化石燃料。因此有關放棄化石燃料的協議存在很多爭議,這可能為繼續生產化石燃料鑿出許多漏洞。</p>
<p>到了 2023 年,聯合國祕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表示現在是「確立與全球淨零排放 2050 年目標相容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逐步減少的時候。」然而是否能就此共識進行很多爭論,因為這可能會替繼續生產化石燃料開闢漏洞。例如,今天公司簽署的這封信要求各國政府淘汰「無遮蔽」的化石燃料,這一約束遭到許多環保倡導人士的痛恨。這意味著發電廠、工廠和其他工業設施可以繼續依賴燃煤、燃油或燃氣,只要配合尚未有效的大規模二氧化碳排放捕集技術即可。這封信還要求富國加快清潔能源在電力部門的推廣,到 2035 年實現 100%的清潔電力。信中還要求富國為較不富裕的國家提供金融支援,幫助它們轉型到清潔能源。此外該信還呼籲各國政府制定碳排放費,「改革並重新定位」對化石燃料的補貼,以支援能源效益和可再生能源。</p>
<h3>結語</h3>
<p>富豪汽車全球可持續發展負責人安德斯·凱爾伯格在附帶這封信的一份宣告中說:“我們知道,如果我們要約束全球變暖並保障人民免受氣候災難,則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是唯一的出路。”</p>
<p>雖然這一倡議是一個重要的步驟,但提到的問題仍然存在,如何在全球推動放棄化石燃料,實現可持續能源轉型以及確保各國政府與企業的責任落實。</p></div><div>Sustainability-能源轉型,可持續發展,環保,低碳經濟,可再生能源,綠色能源,減少碳排放,</div>
延伸閱讀
- 「Moonwatt 獲得 830 萬美元,推動鈉離子儲能技術增強太陽能穩定性!」
- 「Mitico 獲得 430 萬美元種子輪投資,運用‘史前化學’技術捕捉二氧化碳!」
- 全球電力需求預計每年增長 4%,未來五年你準備好了嗎?
- 微軟以 4 億瓦太陽能推動 AI 野心,綠能與科技結合的未來!
- 北美電動車電池廠興建熱潮逐步升溫!您不能錯過的趨勢分析!
- 「對抗氣候變遷!洛杉磯新創企業如何攜手減少野火風險?」
- 「核能新創 Deep Fission 計劃埋藏微型反應爐,為資料中心供電!」
- 「揭密電子廢料!Alta Resource 如何回收珍貴稀土金屬!」
- 氫能稅收優惠明朗化,新創企業迎來核能與碳捕捉的春天!
- 「Electra 揭曉廉價潔淨鐵淨化新技術,獲得 2.57 億美元資金助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