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萊美獎要求「唯有人類創作者」獲獎,但 AI 不完全被禁止
現狀與問題
人工智慧在藝術創作上的應用只是冰山一角,音樂家們已經開始嘗試與這項技術合作。但如果他們想讓以 AI 協助創作的作品獲得葛萊美獎提名,他們需要確保他們的貢獻「具有意義」,根據新的資格標準。更新後的葛萊美獎資格標準規定「只有人類創作者有資格提名考慮」以及「不包含人的著作在任何類別中都不具資格」。然而 AI 並不是致命的。葛萊美獎協會在禁止純 AI 作品的同時還給予了一個明智和開放的例外規定,允許在任何作品中,只要「作品中的人的創作部分具有意義並且超過最低限度」。此外創作人的權利必須與所提交的歌曲類別相關,例如,在「歌曲創作」類別中,AI 不能替歌曲創作。
影響與討論
假設您使用了一款 AI 動力工具來生成不斷變換的您演奏的樂器迴圈。您將它與鼓、實際樂器混合,並在其上錄製您寫的歌詞。這裡沒有問題!AI 基本上只是一個工具或效果,就像任何的踏板或過濾器一樣。但如果您讓 AI 根據提示生成歌詞,並以大衛·克羅斯比的風格唱出來……然後由「Riffusion」(一款音樂製作工具)合成一些節拍和器樂。最後混入一些你從布萊恩·伊諾的作品《Reflection》中轉換而來的獨特聲音。現在不管結果如何(我猜...不怎麼樣),沒人會說您在這個曲目中沒有發揮創造性的作用。但是您是否是作曲家、歌手、演奏者還是演奏器樂的人?不是按照通常的概念或按照葛萊美獎的規則來解釋。禁止純粹的 AI 作品,並允許它作為一種工具被使用,可能是這樣的獎項前進的最佳方式。
我們已經看到惡意行為者如何透過 AI 生成的文字充斥出版物,希望搶佔付費位置,甚至只是為了出位。Deepfakes 和 AI 生成的影片已經開始出現在流媒體平臺上。音樂同樣容易被那些濫用 AI 技術而不是創造性使用它的人所破壞。生成音樂,我必須說,不僅具有有效性 - 現在實際上可以被視為一種型別的音樂。有些最具代表性的生成音樂作品可以被描述為簡單(甚至是由他們自己的創作者親自承認)。但如果布萊恩·伊諾的作品《音樂給機場》今天被提交,葛萊美獎似乎不會拒絕它,因為很明顯有「有意義的」人的創作涉及其中。但是他們不會容許提交三分鐘的隨機生成音樂網站或 Kriller 的音樂作品。正如我所說,這個政策是明智和開放的,允許組織根據自己的判斷,定義什麼是「不具有重要性或重要性不足以被忽視」。毫無疑問,隨著主要藝術家愈加擁抱、拒絕或者勉強在他們的創作過程中使用 AI 工具,這個定義在未來的幾年中將會變動不定。從 DrakeGPT 到 Infinite Grimes,AI 生成的音樂引起了共鳴。
結論與建議
AI 在藝術創作領域的潛力令人驚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和挑戰。葛萊美獎對於 AI 的使用有著明確的規定,指出作為創作者,人類的創作成分必須是具有意義的。這樣可以鼓勵藝術家善用 AI 技術,同時避免被濫用。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規定將面臨變革與調整。
對於音樂界來說 AI 生成音樂已成為一種獨特的型別,其價值和創造力不容忽視。因此葛萊美獎應該在訂立新的規則時更加開放,允許純 AI 作品有機會參與評選。這樣不僅可以推動 AI 技術在音樂領域的發展,也能夠給予優秀的 AI 生成音樂作品應有的肯定和獎勵。
此外葛萊美獎組織應該關注對於 AI 生成音樂的質量和創意進行評估,而不僅僅是關注技術的使用。在選定獲獎作品時,應該考量其中人類創作者的創意和貢獻以及 AI 技術在創作中所扮演的角色。
AI 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必須謹慎而明智地應用。在藝術創作領域中,AI 可以為藝術家們帶來新的可能性和創意,同時也需要我們保護創作者權益,並確保 AI 技術不被惡意使用。只有找到平衡點,整個行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延伸閱讀
- OpenAI 的創意寫作 AI 讓人想起高中文學社那個討人厭的孩子
- 亞馬遜成立新型代理 AI 團隊,將如何改變科技未來?
- 加州新 AI 法案出爐,SB 1047 作者再推出改革措施!
- 「搶先報名!TechCrunch Sessions: AI 演講者申請截止日期迫在眉睫!」
- MWC 最新報導:AI 影響力的兩極化觀點首次曝光!
- 《超級瑪利歐成為 AI 基準測試的新標準!你絕對想不到的理由》
- Google 推出 SpeciesNet:專為識別野生動物而設的人工智慧模型!
- 安瑟普提克獲得 35 億美元巨額資金 瞄準人工智慧未來!
- OpenAI 重磅推出 GPT-4.5:歷史上最大的語言模型來了!
- 探索 DeepSeek:你必須理解的 AI 聊天機器人應用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