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
「Matter 1.1」已經問世,但這次升級沒有帶來令人興奮的新功能,只是修復漏洞。Matter 宣稱是由蘋果、亞馬遜、Google 和三星聯合開發的新型智慧家居互通性標準,旨在提供一種連線不同平臺和裝置的統一語言,避免需要依靠雲端連線。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自推出六個月以來,發布了一些新產品、現有產品的更新也不如預期,而對新型智慧家居標準的大型平臺(尤其是 Google 和亞馬遜)的支援也推遲了一段時間。
Matter 是什麼?
「Matter」是一種新的智慧家居互通性標準,可在不依賴雲端連線的情況下為連線裝置提供本地通訊的共同語言。在首次推出時,Matter 使用 Wi-Fi 和 Thread 無線協議,支援智慧感應器、智慧燈具、智慧插頭和開關、智慧恆溫器、連線門鎖和媒體裝置,包括電視。換句話說,只要智慧家居裝置擁有 Matter 標誌,您就可以使用任何支援 Matter 標準的裝置和平臺來設定和使用它們。此外多個大平臺,如亞馬遜 Alexa、Google Home、三星 SmartThings 和蘋果 Home,都支援 Matter。
問題點評
缺乏新功能
儘管 Matter 1.1 給開發人員提供了更好的產品構建和認證方式,但沒有提供先前承諾的任何新裝置型別的支援,例如機器人吸塵器、家用電器、車庫門控制器、攝像機等。如此令人失望,尤其是對那些已期望 Matter 能夠推出新產品的人來說。
多平臺控制不易
平臺之間的多個管理員控制在使用 Matter 時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它看起來非常混亂和複雜,這是 Matter 承諾跨平臺相容性的相反情況。當前每個平臺都有不同的流程,即使使用 QR 碼新增 Matter 裝置,它也不容易。在其他平臺上使用該裝置需要從第一個平臺獲取一個新的 QR 碼。此外當您在每個平臺上尋找有關如何將裝置配對到其他平臺的說明時,它們要不就是不提供有關它的説明,要麼就是提供類似於“聯絡第三方服務的支援以獲得幫助”的說明。
看法和建議
儘管推出了 Matter 1.1,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事實上Matter 的成功與否,並不僅僅取決於裝置和配件的數量和種類,而是更關鍵的是跨平臺互操作性以及使用者體驗。當前消費者需要根據不同平臺的設定流程及其對 Matter 的支援,才能實現多平臺控制,而且具有可執行性的步驟都非常混亂。如此一來,Matter 的優勢就會因為紊亂的使用經驗而被淹沒在人群中。-CSA 作為主管機構,需要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讓更多消費者能夠充分體驗 Matter 的優勢。
延伸閱讀
- 如何透過 Matter 將 Nest 恆溫器存取到蘋果家居?
- 與 Matter 相容的智慧家居裝置一覽
- 每一個與 Matter 相容的智慧家居裝置
- Level 推出 Wi-Fi 橋接器,放棄支援 Matter 和 Thread
- 亞馬遜剛新增了對橋接支援,但「Matter」仍然陷入困局
- 讀後即焚 App Matter 現在能轉錄你最愛的播客節目!
- 飛利浦 Hue 終於(真的)為 Matter 新增支援
- 小米領航店《HomeKit 翻轉》:Aqara 推出全新 Matter 吸頂燈,結合通知燈功能!
- 為何「Thread」即將成為 Matter 的最大困擾?
- Aqara 首款可程式化按鈕的 Matter 感應器,不僅是門窗監測,還有什麼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