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尋常時期中的新創企業:如何應對熊市下的生存現實
創業者在籌資困難中該如何選擇之後的步驟?
新創企業是一條漫漫長路,因此創業者常用「起降跑道」(runway)的概念來形容企業存續的時間,並為此設定一套守則。根據我們對投資者的訪談,他們普遍認為,一次成功的籌資應能為新創企業提供 18 至 36 個月的資金,而當現金低於 9 至 12 個月時,新創企業應開始籌備下一輪籌資。然而當籌資難以實現、投資者消失、獲取更多資本的途徑越來越少時,創業者該如何應對緊迫的起降跑道?
削減成本仍是最佳方法
在這個經濟變動不居的時期,傳統上最常被提及的建議就是首先削減成本。但規範是剛柔相濟之道,而現今的創業者必須控制成本的方式多樣,並在維持成長的同時密切關注企業的發展狀況,並相應地調整燃燒速度。儘管如此格言生存至今,有些投資者同意,如果籌資不順利,削減成本仍然是讓新創企業的資金獲得更多壽命的最佳方法。不幸的是,很多新創企業都會因籌資環境的壓力而倒閉。正如加密貨幣基金會 Alliance DAO 的核心成員喬·王(Qiao Wang)所言:“一旦新創企業預見到收入的實質減緩或客戶數量的下滑,不論情況如何,它們都應首先削減成本,以延長起降跑道並有時間籌資。其次如果你的資金快用完了,想想當前的狀況。”
比特幣加速器公司 Wolf 的執行長凱莉·布魯斯特(Kelly Brewster)強調了認識到自身處境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情況急迫時。“你可以施展的手段有限。如果你只有兩到三個月的籌備時間,你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這時你應該給員工支付遣散費、付出(剩餘的)稅款,並結束公司。或者,你可能會陷入困境。”無論結果如何,如果你的起降跑道低於 9 個月,“不幸的是,你必須削減燃燒速度,讓優秀的員工離開,”是 Alliance DAO 的核心成員喬·王所說的。大部分新創企業的費用都用於人力資源,也就是薪酬,減少人力資源是削減開支並延長起降跑道的最佳方法,王告訴我:“大多數新創企業並不需要那麼多人。大多數創業家在產品市場適配(product-market fit)之前就喜歡招人。如果他們能開除一些人,這不會降低他們成功的機率。”王的話是有道理的。過去幾年證實,企業往往過度招聘,尤其是在炒作、恐慌和樂觀主義驅使決策的情況下,而不是對業務實際需要的謹慎考量。
適度支出的平衡
對於一位負責管理 300 多個 Web3 投資組合的投資組合經理來說最佳的支出方式是不要過度擴充套件,而是要考慮適度的支出。“如果產品與市場不匹配,還不要過快擴充套件業務發展團隊。相反,如果你開始過早地擴大規模,最好重新考慮一下。真的需要 30 人的團隊嗎?或者,你能夠應對更少的人手嗎?平衡在於人才,”他們要求匿名。
結論
籌資困難時期可能對新創企業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但這同時也是一個機遇,可以檢視並調整企業的營運策略。削減成本和人力資源的方式是處理現金流問題的首要方式,同時也是為未來籌資做好準備的關鍵。新創企業應該謹慎地評估企業的發展狀況,並在需要時做出應對策略的調整。
此外在市場變動不居的情況下,創業者應保持謙虛,謹慎評估市場機械,並尋找出口,以確保企業的生存。在這個不確保的環境中,有效的資金管理和良好的決策將對於新創企業的生存和成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