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光和康迪達成商用自駕卡車交易的首要障礙
作者:
發布時間:8 小時前
重要裏程碑
極光和汽車供應商康迪已經完成了一項超過 3 億美元的專案的第一階段,以大規模生產商用自駕卡車的自主駕駛硬體。這兩家公司週五表示自駕車輛硬體套件的設計和系統架構已經完成。此外如果發生故障,可以接管操作的次級計算機的藍圖也已經定案。
複雜的設計
這項成就雖然在這個多年來的數百萬美元專案中看似微不足道,但實際上是一個既複雜又關鍵的階段。包括雷達、攝像頭、鐳射雷達在內的一系列硬體、自動駕駛控制單元和高效能計算機,連同軟體一起,使得車輛(在這個案例中是無人駕駛的半卡車)能夠在沒有人類駕駛者的情況下行駛。
生產計劃
這意味著康迪當前可以開始開發原型,以便按照計劃在 2027 年開始生產。康迪將在德克薩斯州紐布朗斯的新設施中建造硬體的初始版本,以進行未來一年的測試。根據這項計劃,到 2026 年,預計將開始進行“取證”過程,這個過程將包括將硬體和軟體系統整合到一系列卡車上進行測試。
設計重要性
極光聯合創始人兼 CEO 克裏斯·厄姆森表示最終設計其未來硬體是邁向實現極光駕駛員的單位經濟的有意義一步,並為長期建立業務打下基礎。換句話說,厄姆森相信,這對公司希望實現盈利至關重要。
業務計劃
然而極光並沒有等到 2027 年或之後才推出商業運營。該公司計劃在 2024 年底之前推出 19 輛無人駕駛的 8 類卡車,這意味著沒有人類在方向盤後面。最初,這些無人駕駛的卡車將在達拉斯和休斯頓之間運送貨物,這是該公司一直在用於測試的路線。儘管這前 19 輛無人駕駛的卡車將不配備極光-康迪硬體套件,但根據極光發言人瑞秋·奇比達基斯的說法,這些卡車設計符合汽車標準,可以在沒有駕駛員的情況下安全執行。
業務展望
極光將在未來幾年繼續為這一車隊更新硬體,然後轉而使用設計能夠大規模生產的硬體套件。最終目標是大規模生產能夠應對卡車每天遇到的寒冷、熱等環境條件的汽車級硬體系統。重要的是,硬體系統必須可靠、易於維護並且價格便宜。公司此前曾表示意圖生產成千上萬套這些系統。
哲學討論
自主駕駛技術的進步是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裏程碑。自駕卡車的商業化應用將在運輸行業和科技行業帶來重大變革。然而自動駕駛車輛還存在諸多問題和挑戰,包括法律法規、道德問題、安全性等。這些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努力合作,共同解決。
社論
極光和康迪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小覷的。他們的合作專案將推動自駕卡車技術的發展,將對運輸行業產生深遠影響。然而我們也應該重視在自動駕駛技術發展中所面臨的法律、道德和安全問題。我們期待極光和康迪等公司在技術發展的同時也能夠助力社會環境的進步和安全的保障。
延伸閱讀
- 「Aurora 對抗政府安全規則,邁向自駕卡車商用新紀元!」
- "Zoox 機器人計程車終於上路!Waymo 獲得新資金,Aurora 推遲自駕卡車上市計畫"
- 圖森科技試圖將 4.5 億資金轉向中國,從自駕卡車轉型 AI 動畫,激起激烈角力!
- 自駕卡車創企 Aurora Innovation 攬資 4.83 億美元,加速商用啟航!
- 自駕卡車創企 Aurora Innovation 計劃於商業啟動前出售高達 4.2 億美元股份!
- 自駕卡車創企 Aurora Innovation 計劃發售高達 4.2 億美元股份,商業啟動在即!
- 「Kodiak Robotics 推自駕卡車上路:如何加速邁向獲利?」
- Waabi 的 genAI 承諾的不僅僅是為自駕卡車提供動力
- 奧羅拉與沃爾沃揭示為無人駕駛的未來而設計的自駕卡車
- 科迪亞克機器人揭示其最佳自駕卡車商業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