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銀集團虧損顯示出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軟銀集團最新公布的季度報表顯示,其旗下的願景基金業務持續虧損,累計虧損達 63 億美元。這一訊息意外地引起了市場的震動,因為專家普遍預期軟銀將在本季度實現盈利。
虧損緣由
軟銀集團的願景基金 1、2 和拉丁美洲基金分別在上季度遭遇了 130 億日元(9100 萬美元)的投資虧損。雖然這一數位遠低於一年前的 2919 億日元(200 億美元)的虧損,但根據該公司的資料,截至 6 月 30 日,這三個基金的投資累計損失達到了 63 億美元。
此外軟銀集團整體也公布了一項 4776 億日元(33 億美元)的淨虧損,這讓投資分析師們大感驚訝。財務長後藤吉光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表示:“我們正在謹慎且緩慢地恢復投資活動,並將繼續關注人工智慧的趨勢。”他還進一步指出,軟銀集團在願景基金 1 和 2 以及拉丁美洲基金的總承諾金額達到 1662 億美元,並將其收購成本估計為 1466 億美元,當前的資產公允價值為 1403 億美元。
投資策略與 AI 趨勢
軟銀集團表示願景基金 1 和 2 分別出現了 387.49 億日元和 468.60 億日元的季度虧損,而拉丁美洲基金則在其他投資專案中實現 474.96 億日元的盈利。軟銀的拉丁美洲業務主要受惠於將其投資組合公司之一的 Pismo 在 6 月份以 10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 Visa。
此外軟銀在阿裏巴巴、德國電信和 T-Mobile US 等持股的股價下跌也對其投資業績造成了拖累,導致該季度的整體投資損失達到了 6990 億日元(接近 49 億美元)。
軟銀在其較早的第一個願景基金方面取得了更大的進展。這家公司表示在將近 900 億美元的基金中,其投資組合包括 375 億美元的私人公司、205 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和 442 億美元的退出專案。而軟銀的第二個願景基金則僅僅實現了 322 億美元的公允價值。
軟銀集團表示願景基金 2 將在未來舉足輕重地進行投資活動。報告還顯示,軟銀所有基金中,當前有 94%的投資組合公司的現金流量可以支援超過 12 個月。
關注 Arm 和 AI 投資
在關注軟銀集團對於 Arm 和 AI 投資的看法之前,讓我們先回顧一下最近的幾個動向。軟銀的日本子公司本月推出了一個名為 SB Intuitions 的新業務,該業務專注於為日本企業和消費者打造一個大型語言模型和生成式 AI 服務。此外該公司還在 7 月份對 AI 倉儲物流機器人公司 Symbotic 進行了大規模投資,並與其合資建立了第三方服務。
眼下,市場對於軟銀集團的目標和投資策略提出了更多問題。軟銀集團擁有大量的資本和技術,但其連續虧損表明這些資源可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綜觀整個情勢,我們需要思考的更深的問題是:投資與盈利之間真正的聯絡是什麼?如何評估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回報?
投資與盈利的聯絡
傳統上,投資被視為獲利的手段。人們希望透過投資獲得回報,促使資本的增長和繁榮。然而軟銀集團的例子告訴我們,投資也可能導致損失。盈利不是投資的唯一結果,風險始終伴隨著回報。在這種情況下,軟銀集團對於其失去的資金有著明確的策略和目標,為了實現長期增長而作出了一些承諾。
評估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回報
軟銀集團在選擇投資專案時可能承擔了風險,這也是為什麼他們現在虧損的原因之一。投資者應該總是審慎地評估風險和回報之間的平衡。適當的風險管理策略是投資成功的基礎,同時也需要專業的分析和評估。
結論
軟銀集團當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也存在著無限的潛力。如何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以及在投資中尋求平衡的能力,將決定著公司的未來。對於投資者來說這一情況提醒我們必須在投資中保持冷靜和謹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應對金融危機並實現長期的增長和繁榮。
延伸閱讀
- 福特電動車虧損超過 50 億!為何轉向保護主義?
- 「OpenAI CEO 揭露:ChatGPT Pro 計劃虧損驚人,未來將如何應對?」
- 波音星際客艙計劃再虧 1.25 億美元 總損失飆升至 16 億!
- 科技新聞網:Techstars 泄露檔案顯示 2023 年虧損 700 萬美元,但仍有豐裕現金
- 2023 年加密貨幣虧損驟減,跌幅超過 50%
- 非洲電商巨頭 Jumia 宣布五國實體商品 GMV 增長,並自上市以來首次錄得最低虧損
- 元宇宙專注的 Reality Labs 部門在第三季度虧損 37 億美元
- SEC 結束對 Better.com 的調查,儘管計劃舉行 SPAC 投票前繼續虧損
- 英特爾投資機器人新創、Twitter 虧損慘重、金融科技體現生機
- CEO 表示 Tumblr 每年虧損 3,000 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