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首例 AI 設計雕像 — "不可能的雕像" 在瑞典展出
瑞典國家科技博物館展出世界首例由人工智慧 (AI) 設計的雕像 — "不可能的雕像",該雕像由五位雕刻大師,包括米開朗基羅、羅丹和高村光太郎等人訓練 AI 設計製作而成。
AI 訓練與設計
瑞典機械工程集團 Sandvik 公司使用三種 AI 軟體程式來製作這件不鏽鋼雕像。他們先餵養程式大量由這五位雕刻大師創作的雕像圖片,然後程式根據這些輸入結果提出幾張二維影象,反映了每個藝術家的關鍵特徵,最後他們將這些二維影象轉換成三維雕像。該雕像的下半身被一塊物料所遮掩,手持著一個銅製地球儀,是融合了五位大師風格的創作風貌。
衝擊傳統藝術觀念
這件不可能的雕像顛覆了人們對於創意和藝術的傳統概念。它挑戰著許多人所認知的「藝術是什麼」,是將 AI 技術融入創作領域的一次創新嘗試。
不是傳統雕像,那它究竟是什麼?
提到藝術,大家總是不約而同聯想到創作背後的意境和表達,而在不可能的雕像中,一個問題懸而未決:這是否一件真正的藝術作品呢?其中一位概念發展負責人 Julia Olderius 表示:「我不認為你能夠定義藝術是什麼,這是每個人自行決定,並且由觀眾來決定的。」
新世界的創作方式
無論藝術作品是如何創造的,都有藝術家用別具一格的方式去表達他們創造的內涵,而 AI 更是不斷擴大藝術創作的邊界。在 AI 不斷進步的時代,參觀者被邀請向 AI 敞開思維,接受新世界的創作方式,來進一步發現和深化創作的複雜性,從而貼近人性表達的起點。
結論與建議
不可否認,AI 技術開拓了藝術創作的新可能性,並在多個藝術領域中體現了其重大潛力發揮。《不可能的雕像》只是 AI 應用在藝術領域的一個例子,這是一個值得深入討論的議題。數位科技科隆創意技術主管 Richard Ting 表示:「未來留給設計師和藝術家的問題,是如何讓 AI 可以成為一個具有創造力的益友,這可以算是革命性的想法之一。」
在 AI 能夠創作藝術作品的問題引起公眾關注的今天我們凸顯出藝術和 AI 技術之間的互動,並將 AI 科技技術融入到藝術創作中是一個嶄新的方向。建議人們在欣賞《不可能的雕像》和其他 AI 創作作品時,需要秉持開放的態度接受它們,接受藝術和技術之間的革新,將這些科技的優勢發揮到最大,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資料來源:TechXplore
延伸閱讀
- OpenAI 的創意寫作 AI 讓人想起高中文學社那個討人厭的孩子
- 亞馬遜成立新型代理 AI 團隊,將如何改變科技未來?
- 「搶先報名!TechCrunch Sessions: AI 演講者申請截止日期迫在眉睫!」
- MWC 最新報導:AI 影響力的兩極化觀點首次曝光!
- 亞馬遜新推出 Alexa+:為孩子們帶來 AI 驅動的「探索」與「故事」新功能!
- Bridgetown Research 載著 AI 助力,成功募資 1900 萬美元加速盡職調查!
- Nomagic 獲得 4400 萬美元資金,AI 驅動的機器手臂技術將改變未來!
- 全方位理解 Anthropic 的 AI:揭開 Claude 的神祕面紗!
- 瑞典 AI 應用建立平臺 Lovable 成功籌集 1500 萬美元,成長勢頭驚人!
- 微軟刪除 AI 資料中心租賃,背後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