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發現,AI 能預測虛擬實境使用者的暈眩症狀
研究概要
一項由澳洲查爾斯達爾文大學和託倫斯大學學者進行的研究發現,人工智慧(AI)的技術可用於預測虛擬實境(VR)使用者的暈眩、頭痛和眩暈等不適症狀,從而提高 VR 技術的可取性。研究人員利用 AI 技術和機器學習算法來預測配戴 VR 頭戴式裝置的潛在使用者中的暈眩症狀。研究由託倫斯大學的 Syed Fawad M. Zaidi、Charles Darwin 大學的 Niusha Shafiabady 副教授和 Justin Beilby 名譽教授合作完成。
研究細節
研究人員將問卷資料分成兩組:使用 VR 裝置幾分鐘後會出現暈眩症狀的人群和使用 VR 裝置不會出現問題的人群。在研究中,利用由研究共同作者和 Charles Darwin 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 Niusha Shafiabady 建立的 Ai-Labz 進行了資料處理。結果顯示,AI 可以以 93%的準確率預測 VR 使用者的不適感受。
Shafiabady 副教授表示隨著 VR 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需求的增加,有效預測和預防暈眩症狀變得至關重要。對於 VR 開發商和製造商來說預測某個人的暈眩症狀出現是一個關鍵步驟,可以採取預防措施,提高 VR 使用者的體驗。
研究意義
在科技不斷普及且疫情影響下,遠端存取和虛擬教育等需求大幅增加。然而因為 VR 體驗帶來的巨大不適感,暈眩症狀是妨礙使用 VR 裝置的因素之一。Shafiabady 副教授表示使用 eXplainable AI 算法可以進一步探索 AI 算法做出預測的原因,並針對不適感做出改善。"我們正朝著使用 VR 裝置進行一系列活動的時代邁進,從遠端服務製造商到教育,甚至到更有趣的活動,例如透過 VR 鏡片探索外太空。在這個科技的時代,VR 使用者應該能夠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而無需承受不適感。"
評論與建議
虛擬實境技術已經越來越普及,它不僅在娛樂中得到廣泛應用,而且在訓練和遠端存取等領域也具有強大的潛力。然而隨著 VR 使用時間的增加,許多使用者會出現暈眩、頭痛和眩暈等不適反應。這種暈眩症狀可能是 VR 使用者無法接受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開發能夠減輕或消除不適感的技術變得至關重要。
這項研究透過使用 AI 技術和機器學習算法來預測虛擬現實使用者的暈眩症狀,這將對未來的 VR 開決策者和開發人員提供有用的參考和指引。值得注意的是,接下來的挑戰是更好地理解 AI 算法如何做出預測以及如何利用這些訊息來改進 VR 裝置。
結論
儘管 VR 技術發展迅猛,但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包括暈眩症狀和其他不適反應。此次研究的成果將為 VR 行業的發展和未來的科技應用帶來新的機遇。AI 的進一步應用和發展,將使 VR 裝置的使用更加流暢和有效。
延伸閱讀
- OpenAI 的創意寫作 AI 讓人想起高中文學社那個討人厭的孩子
- 亞馬遜成立新型代理 AI 團隊,將如何改變科技未來?
- 「搶先報名!TechCrunch Sessions: AI 演講者申請截止日期迫在眉睫!」
- MWC 最新報導:AI 影響力的兩極化觀點首次曝光!
- 亞馬遜新推出 Alexa+:為孩子們帶來 AI 驅動的「探索」與「故事」新功能!
- Bridgetown Research 載著 AI 助力,成功募資 1900 萬美元加速盡職調查!
- Nomagic 獲得 4400 萬美元資金,AI 驅動的機器手臂技術將改變未來!
- 全方位理解 Anthropic 的 AI:揭開 Claude 的神祕面紗!
- 微軟刪除 AI 資料中心租賃,背後原因何在?
- Perfect 獲得 2300 萬美元資金,運用 AI 革新招聘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