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議題

Google 的 AI 筆記應用現在更名為 NotebookLM,今日上線

Google 的 AI 動力筆記應用現更名為 NotebookLM,今日上線展望未來:NotebookLM 將成為 Google Drive 的長遠未來 Google 在今年的 I/O 開發者大會中推出的 AI 後臺筆記工具「專案 Tailwind」現正進行品牌改造,更名為「NotebookLM」,並 .... (往下繼續閱讀)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Line 分享到 Twitter

文章目錄

Google 的 AI 筆記應用現在更名為 NotebookLM,今日上線

GoogleAI 動力筆記應用現更名為 NotebookLM,今日上線

展望未來:NotebookLM 將成為 Google Drive 的長遠未來

Google 在今年的 I/O 開發者大會中推出的 AI 後臺筆記工具「專案 Tailwind」現正進行品牌改造,更名為「NotebookLM」,並於今天上線,針對「美國的一小群使用者」進行測試,Google 在部落格文章中透露。雖然產品名稱改變了,但產品本身並未有所改變:Google 仍然致力於為使用者提供個人化的 AI 功能,根據他們的資料和筆記幫助他們理解和利用資訊。整個 NotebookLM 的核心似乎始於 Google Docs。(Google 在部落格文章中表示:「我們很快就會新增其他的格式」)。一旦使用者獲得了這個應用的存取許可權,他們就可以選擇一系列的檔案,然後使用 NotebookLM 來對這些檔案提問,甚至可以根據這些檔案建立新的東西。Google 提供了一些使用 NotebookLM 的點子,例如:將長篇檔案自動摘要,或將影片大綱轉換為劇本。Google 的範例,甚至是在 I/O 大會上,似乎主要針對學生:你可以要求這個筆記應用對你這週的課堂筆記進行摘要,或要求它告訴你這個學期你對伯羅奔尼撒戰爭的所有瞭解。這些是任何 AI 產品中你都可能聽到的功能,但 Google 希望透過將基礎模型限定在僅在你自己新增的訊息上,既可以提高模型的反應能力,又可以幫助減輕其對一切充滿自信地說謊的傾向。(不只有 Google 擁有這個想法:Dropbox、Mem、Notion 和其他許多公司也在追求自己的類似超特定 AI 工具。)NotebookLM 還內建了引用功能,這樣可以更方便地對自動生成的回答進行事實核查。但 Google 也警告稱,NotebookLM 仍然可能會產生視覺幻覺,並且模型也不一定總能正確分析。當然這還取決於使用者所提供的訊息 - 如果你在課堂上錯誤地記錄了伯羅奔尼撒戰爭的日期,它就幫不了你。Google 表示 NotebookLM 模型僅能夠存取使用者選擇上傳的檔案,並且使用者的資料既不對他人可用,也不用於訓練新的 AI 模型。這就是這類產品最棘手的部分之一:Google 要求使用者將其私人訊息提供給一個 AI 模型,以換取方便和實用的功能,而這個交換隨著訊息的敏感性越高變得更加複雜。這可能是為什麼 Google 起步比較小的原因。NotebookLM 仍然只能透過 Google 實驗室中的等候名單進行存取,部落格文章中也不止一次強調產品尚處於起步階段。但就像 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 有潛力重塑 Google 搜尋一樣,如果 NotebookLM 看起來像 Google Drive 的長期未來,請不要感到驚訝。

Google Drive 的長期影響

考慮到 NotebookLM 的潛力,我們不禁想問:這款筆記應用是否將成為 Google Drive 的長遠未來?Google 已經在 Google Docs 中引入 NotebookLM 的核心功能,而且這看起來只是一個開始。如果 NotebookLM 能夠成功地提供個人化 AI 應用,可以推測在未來,Google Drive 可能會更多地整合 AI 功能,以幫助使用者更有效地組織和利用他們的資料和檔案。

AI 應用面臨的挑戰

然而對使用者來說將他們的私人訊息提供給 AI 模型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在隱私和資安問題日益突出的時代,使用者更加關注他們的個人資料被如何使用和保護。Google 聲稱,NotebookLM 模型僅能夠存取使用者選擇上傳的檔案,並且使用者的資料既不對他人可用,也不用於訓練新的 AI 模型。儘管如此使用者仍然需要根據自己對個人隱私的理解和價值判斷,來決定是否願意將他們的私人訊息提供給 AI 模型。這種隱私權和方便性之間的交換,對於每個使用者來說都可能有不同的價值取向。

結論和建議

NotebookLM 作為 GoogleAI 動力筆記應用,提供了一種個人化 AI 工具,有助於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他們的資料和筆記。儘管 Google 聲稱該應用僅存取使用者選擇上傳的檔案並保護使用者的資料隱私,但使用者應該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理解來決定是否願意提供私人訊息給 AI 模型。隨著 AI 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我們可以預見類似的 AI 工具將在不久的將來變得更加普遍。因此作為使用者,我們需要更加注意如何平衡方便性與隱私權保護的問題。同時科技公司也應該加固隱私保護和資料安全的措施,向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保護機制。

TechnologyorArtificialIntelligence-Google,AI,筆記應用,NotebookLM,上線
程宇肖

程宇肖

Reporter

大家好!我是程宇肖,我對於科技的發展和應用有著濃厚的興趣,並致力於將最新的科技趨勢和創新帶給大家。科技領域的變化速度驚人,每天都有令人興奮的新發現和突破。作為一名部落格作者,我將帶領大家深入探索科技的奧秘和應用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