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的 AI 動力筆記應用程式是偉大事物的雜亂開始
引言
最近有家單位這樣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您的筆記可以進行對話,該有多好?」這個問題在網路上引起了一陣熱議,因為像 Dropbox、Box、Notion 等公司已經開發出了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讓使用者可以與其現有資料互動並生成新內容。Google 也推出了類似的功能,名為 NotebookLM。這是一款基於人工智慧的研究工具,旨在幫助使用者組織並與自己的筆記進行互動。雖然當前它只是一個原型,但 Google 的團隊一直在努力找出 AI 筆記本可能會是什麼樣子。如果 NotebookLM 能夠生存下去,可能會成為 Google Docs 的一個功能,或者是 Drive 中用於理解和處理所有檔案的工具。但在當前它只是一個非常簡陋的應用程式。
建立筆記本與功能
NotebookLM 的設計非常基礎,核心功能是聊天機器人。建立筆記本時,您需要建立一個新專案,並新增源檔案,當前只支援 Google Docs,但未來的版本將支援更多種類的訊息。每個專案最多可以新增五個源檔案,每個源檔案最多可以包含 1 萬個字,如果您試圖引入過多或過大的源檔案,NotebookLM 就會出現錯誤。該應用程式當前仍在原型階段,團隊尚未自定義錯誤訊息。
當您引入每個源檔案時,NotebookLM 會自動生成一個「源檔案指南」,其中包含對該檔案的段落摘要以及一個列出主要主題和建議問題的列表。通常情況下,這些指南是非常好的,它們可以幫助您更好地理解檔案。NotebookLM 的目的是為您提供一種與這些檔案互動的新方式,而不是作為組織或增強研究的工具。舉例來說對於「電子試算表」的源檔案,NotebookLM 會提供「電子試算表」、「VisiCalc」、「Lotus 1-2-3」、「試算表建模」和「試算表與決策」等關鍵主題。NotebookLM 是基於您提供的 5000 個字的 Google 檔案提供的答案,而不是基於整個網際網路。引人註意的是,NotebookLM 的自生成「源檔案指南」是至今為止最好的功能,它將幫助使用者更全面地理解檔案。
與 NotebookLM 互動
NotebookLM 的核心功能是與聊天機器人進行互動。您可以提出任何您能想到的問題。當前我主要使用 NotebookLM 來尋找檔案之間的共同點以及在其中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我可以透過一些問題獲取足夠的訊息,然後再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此外 NotebookLM 還可以生成檔案的摘要或大綱,以便更輕鬆地閱讀研究成果。每個答案都附帶著引用,這些引用不僅僅是來源,更像是一張地圖上的標誌,NotebookLM 從您提出的問題中選擇了 10 條最相關的文字,然後進行綜合並呈現答案。在我使用的過程中,有時引文與答案之間的聯動有時非常明顯,但有時會令人困惑。盡管 NotebookLM 對合成和回答的可靠性有些不可靠,但它很好地識別出與我問題相關的訊息。NotebookLM 的產品經理 Raiza Martin 表示她的經驗似乎符合其他 NotebookLM 使用者的需求。許多人稱讚的功能主要是「源檔案指南」和引用。使用者的行為也發生了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 NotebookLM 來閱讀檔案並生成源檔案指南。
憂慮與展望
當然個人化人工智慧工具引發了隱私問題和擔憂。Martin 表示雖然這些問題存在,但在這種情況下她不太擔心,因為所有資料已經儲存在 Google 的其他產品中。但對於所有人工智慧工具,使用者應該始終慎重考慮其資料流向和可能的使用方式。
此外 NotebookLM 應用程式仍然很簡單,但 Google 的目標之一是將其打造成一個更好的筆記應用程式。當前它僅提供一個簡單的草稿功能,您可以將聊天機器人的答案復制貼上到其中或者將自己記下的內容儲存在草稿中。長期來看,NotebookLM 可能會與 Google Keep 或 Google Docs 整合,或者自身成為一個功能更完整的筆記應用程式。總的來說 NotebookLM 還處於原型階段,但它正在朝著可能具有巨大潛力的智慧聊天機器人方向發展。
結論
雖然 NotebookLM 還沒有徹底改變我的工作方式,但我確實相信與筆記互動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解決組織工作和關鍵字搜尋等問題。顯然,如果 Google 能夠使 NotebookLM 可靠地應用於我個人的內容、廣泛的網路內容以及所有其他 Google 產品中已知的訊息,那麼它可能成為網際網路上最強大且個人化的聊天機器人。當前我們仍處於原型階段,但 NotebookLM 正朝著潛力巨大的未來發展。
延伸閱讀
- 震撼收購:Google 豪擲重金併購 Wiz,一週回顧
- Google 提議放寬 AI 政策中的版權與出口規則,引發爭議!
- OpenAI 的創意寫作 AI 讓人想起高中文學社那個討人厭的孩子
- 亞馬遜成立新型代理 AI 團隊,將如何改變科技未來?
- 「搶先報名!TechCrunch Sessions: AI 演講者申請截止日期迫在眉睫!」
- MWC 最新報導:AI 影響力的兩極化觀點首次曝光!
- Google 推出 SpeciesNet:專為識別野生動物而設的人工智慧模型!
- Google 升級 Colab!全新 AI 代理工具助你提升生產力!
- 全新藍天社交平臺 Flashes 正式上線,挑戰 Instagram 地位!
- 亞馬遜新推出 Alexa+:為孩子們帶來 AI 驅動的「探索」與「故事」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