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終幻想 XVI》回歸臭名昭著的《最終幻想 XIV》怪物
最近發布的《最終幻想 XVI》中,充斥着對之前系列作品的致敬和引用。其中有一個足以讓人感到恐懼而非溫暖的致敬。紅彗星(Red Comet)回來了,他渴望報仇。
回到過去的 2020 年
讓我們一起回到 2020 年,當時備受好評的 MMORPG《最終幻想 XIV》爲其暗影之逆焰擴充套件包發布了 5.35 版本的補丁。這個補丁新增了典型的擴充套件結束後遊戲內容,其中包括與一個名爲紅彗星的頭目戰鬥。乍一看,它只是一個辣味迦樓羅(Chocobo)。
然而紅彗星是一個殺戮機器。相較於最溫和且備受喜愛的虛構生物,它格外強大且兇殘,擁有能夠消滅高級玩家的技能。當然隨之而來的是無數的網路迷因。
甚至官方的《最終幻想 XIV》Twitter 帳號也加入了這些笑料。
三年過去了,紅彗星凱旋歸來
在《最終幻想 XVI》中,任務看板重現,給玩家提供了與獨特生物戰鬥的機會,以獲取特殊獎勵。雖然在《最終幻想 XIV》中將其命名爲“恐怖彗星”,但很明顯,這只怪物的靈感來源是不言而喻的。
我其實是在探索過程中偶然發現了它。《最終幻想 XVI》的一大樂趣(盡管有時讓人沮喪)是根據你的位置或正在進行的任務,遊戲會突然切換至劇情陳述中。當然當你期待着劇情進展時,這沒什麼問題。但我當時正身處沙漠中的某個尋寶任務,毫不相關,突然間卻進入了劇情場景。音樂響起,我聽到了迦樓羅那著名的“嗚嗚”聲,螢幕閃爍,體現出了我的敵人。
當時,我真的想跑出去尖叫……
出人意料地容易戰勝
看到這個怪物的等級爲 A 級任務,我還記得這只怪物名字的恐怖典故,想着躲得遠遠的。不過我還是決定至少試一試挑戰一下,結果發現它出奇的容易戰勝,讓我感到失望。或許《最終幻想 XVI》的開發團隊中,包括制作人吉田直樹在內的一些人之前曾參與過《最終幻想 XIV》的制作,他們決定讓這只怪物變得容易戰勝,作爲對紅彗星兇猛性的道歉。不管怎樣,我對這個死亡之鳥的小小致敬表示贊賞。
評論
經濟周期的迴圈性導致了許多事物的復興,而這位記者的經歷無疑是系列作品中心毒性的漂亮詮釋。身爲遊戲制作者,將會很有趣地借用之前的元素,並向老玩家致敬,同時也爲新玩家創造新的樂趣。
然而在致敬過程中,如何權衡容易度和挑戰性顯得尤爲重要。某種程度的挑戰性可以保持老玩家的興趣,因爲他們渴望新的挑戰,而容易度更高則能夠吸引新玩家,讓他們適應遊戲並體驗到成就感。找到這個平衡點是遊戲開發的一項關鍵任務。
從哲學角度來看,這種致敬也可以被看作是遊戲世界中的“回音”,將遊戲過去的特點和故事情節回響回來。類似的回音不僅能夠喚起玩家們的回憶和熱情,還能夠傳遞開發者對於工匠精神的追求。
結論
在不同版本的遊戲中回歸經典怪物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在《最終幻想 XVI》中也不例外。這種致敬既讓老玩家感到熟悉和驚喜,也讓新玩家感到遊戲的深度和紋理。但對於制作團隊來說平衡難度和容易度,爲所有玩家提供有趣且具有挑戰性的體驗,是一個重大挑戰。
然而這種回歸也反映了遊戲開發者的用心和願望,他們想要創造一個富有獨特性和完美性的遊戲世界。對於玩家來說能夠欣賞和體驗到這些回響是一種美妙的享受。不論是老玩家還是新玩家,我們都可以期待在遊戲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回音。
延伸閱讀
- DeepSeek API 重新開放!三週後終於回歸,帶來哪些驚喜?
- 紅迪網復活!系統更新後重新上線,使用者歡呼回歸
- 非洲電商龍頭 Jumia 回歸,2024 年第一季度總銷售額和訂單數持續增長
- Genius 創辦人 Mahbod Moghadam 病逝: 追憶網際網路傳奇
- Fortnite 正式回歸 iOS 歐洲版
- Keith Rabois 於 2019 年離開 Founders Fund 後,意外回到 Khosla Ventures。
- OpenAI 正式回歸?董事會或許接受 Sam Altman 再度加入
- Satya Nadella 對 OpenAI 表示 Sam Altman 可能會回歸
- 麗莎·法蘭肯斯坦的新預告片看起來像是一部超酷的怪物浪漫電影
- Epic 試點經典遊戲回歸,開發者獨享巨大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