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熙娜風險基金:支援新創企業人才迎接下一個挑戰
創業中的新趨勢
在新創企業的世界中,我們經常看到來自成功公司的人才走上創業之路。特別是在歐洲的金融科技領域,像是 Monzo、N26、Revolut 等的畢業生已經創立了一系列新公司。位於英國的獨立風險基金安德熙娜(Andrena Ventures)希望為這股創業浪潮提供支援,投資於這些第二代新創企業的種子輪和種子輪前階段。
基金策略
安德熙娜風險基金已經籌集了一億二千萬美元的資金,來自多家風險投資公司和企業家等,旨在支援歐洲和英國金融科技人才,但本身並不限於特定領域。該基金的一般合夥人 Gideon Valkin 告訴 TechCrunch 說,他計劃投資大部分組合企業來關注其他類別,例如人工智慧、氣候技術和 B2B 企業解決方案。
投資案例
安德熙娜已經進行了首筆投資,投資物件為 AI 新創企業 Nustom,由 Monzo 共同創辦人 Jonas Templestein 創立。這反映了該公司的投資策略:多數情況下,它將在由他人領導的輪次中投入 10 萬至 40 萬美元。然而 Valkin 希望他的關係網路能夠使創始人更容易籌集 A 輪融資,可能來自他的有限合作者或他的其他投資者。
獨立風險基金策略
透過利用他的人際網路並提供相對較小的支票額度,Valkin 希望獲得大型基金可能無法或不願參與的熱門交易機會。而管理一個獨立基金並不毫無挑戰,不僅是因為管理費用比例較小。但 Valkin 認為這是一種優勢:創辦人可以將他視為一個同樣承擔風險的可信任夥伴。
歐洲創業生態的發展
安德熙娜的一位有限合作者 Taavet+Sten,是 Wise 共同創辦人 Taavet Hinrikus 和 Teleport 共同創辦人 Sten Tamkivi 運營的一個投資機構。兩人曾是 Skype 的員工,並已正式啟動了早期風險基金 Plural。兩位合作者選擇支援 Valkin 可被視為對他投資策略的一個肯定訊號。
創業投資的後續行動
討論和建議
安德熙娜的創辦人 Gideon Valkin 透過相對較小的投資以及豐富的人際網路,希望獲得傳統大型風險基金無法參與的機會。這種獨特的投資策略在歐洲可能會受到更多的關注,並且有望促進新創企業的增長和成功。
安德熙娜風險基金的運營方式提供了一個值得關注的案例,將如何透過獨特的策略和資金規模促進新創企業的成功和發展,並體現了投資者如何利用他們的獨特優勢來獲取競爭優勢。
在歐洲,創業者和投資者應重視這種新型創業投資方式的興起。這種獨特的模式可能會對整個創業生態系統產生積極的影響,有望成為歐洲創業投資領域的新趨勢。
延伸閱讀
- BaaS 金融科技公司 Synapse 倒閉可能會擋住其他新創企業的融資前景
- 印度電動車新創企業 Zypp Electric 獲得 ENEOS 支援,進軍東南亞擴張
- Portuguese VC 公司 Shilling 推出 5,000 萬歐元機會基金,支援成長期新創企業
- 發現基金領投高效能複合材料新創企業 Layup Parts 的融資
- 創投巨頭 Sequoia 執行合夥人 Jess Lee 分享新創企業如何找到產品市場契合點
- 智利即時支付 API 新創企業 Fintoc 籌集了 700 萬美元,將墨西哥打造成其主要市場
- 哈佛的新創企業之聲,彼得·格拉德斯通,在 TechCrunch Early Stage 揭露取證消費需求的祕訣
- 設計公司 Zypsy 將為早期新創企業進行 10 萬美元的工作,以 1% 的股權作為報酬
- Paraform 完成 36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存取新創企業與招聘網路
- 「新創週報」:現在我們都在家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