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安德森與窮人最近交談是什麼時候?
沒有理解真正的生活經歷
馬克·安德森,風險投資家,剛在 a16z 網站上發表了一份長達 5000 字的宣言,呼籲「科技樂觀主義」。這篇宣言狂熱地重新詮釋了裏根經濟學,提出了外太空殖民的想法,並以「QED」這個詞來回答問題。安德森對於科技樂觀主義的遠景可能令人振奮:他想象了一個類似自由派的世界,科技解決了我們所有的問題,消除了貧困和氣候變化,誠實的精英主義得到了統治。
然而安德森的夢想是不切實際的,建立在一個有缺陷的前提上,即科技獨自使世界變得更好。首先我們需要記住安德森的偏見,主要是他極其富有(根據 2022 年 9 月的估計,身價約 13.5 億美元),他的巨大財富主要與他自己的科技創投基金的投資相聯動。因此他自然會推動他的科技樂觀主義遠景,因為科技公司的成功意味著他的財富可以更加增長。當你對某事物有經濟利益時,你就會被偏見所左右:這就是為什麼作為記者,我們不能買 Netflix 的股票,然後寫一篇關於 Netflix 在第四季度將會大獲成功的文章。但金錢有時會使人失去理性。在他的文章開頭,安德森寫道:“我們相信,無論是由自然還是科技造成的問題,都可以透過更多的科技來解決。” A16z 日益投資於國防公司,包括爭議不斷的新創企業 Anduril,該公司生產自主武器。戰爭是這些公司要解決的問題嗎?在像以色列和加沙地區持續爭戰的背景下,“解決”在這種衝突的語境中是什麼意思呢?安德森的另一個矛盾之處在於他斷言“在市場體系中的技術創新在本質上是慈善的,其比例為 50:1”。他引用經濟學家威廉·諾德豪斯的說法,即創造技術的人只保留了 2% 的經濟價值,所以其他 98%“流向了社會”。安德森問道:“一個新的技術,是單一公司獲得了更多價值,還是數百萬或數十億人用這個技術來改善他們的生活?”我們不會撒謊並說科技新創企業沒有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如果我們太晚回家,地鐵不執行,我們可以叫 Uber 或 Lyft。如果我們想買一本書,並希望在一天結束之前將其送到家中,我們可以在 Amazon 上訂購。但是否認這些公司的負面影響意味著我們戴著眼罩在世界上行走。此外在安德森的論點中,沒有明確說出這些平臺已經有效地使社會的大部分成為租戶,而這些平臺成為了房東。也許他需要重新理解“租借經濟”的弊端以及這種經濟與創新和企業家精神之間是多麼對立?
安德森與窮人對話的時間
馬克·安德森最後一次與窮人交談是什麼時候?最後一次馬克·安德森走在舊金山的街頭是什麼時候?在那裡,富有的科技工作者假裝看不見他們公司總部外的露宿者營地。最後一次馬克·安德森與窮人交談的時間是什麼時候?或者說,最後一次與處境艱難的 Instacart 購物者交談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安德森的論點是對裏根時代的源自經濟滴漏理論的當代重新解釋。經濟滴漏理論聲稱隨著富人變得越來越富有,一部分財富將「滴漏」給窮人。然而這一理論已經多次被證實是錯誤的。再說一次:亞馬遜倉庫工人真的獲得了他們應得的份額嗎?
安德森曾提出自由市場「防止壟斷」,因為「市場自然約束」。任何第三方的亞馬遜賣家,或者任何試圖購買 Eras Tour 門票的人都可以告訴你:這一點很容易被證實是錯誤的。安德森可能會認為美國的市場並不真正「自由」,因為它受到機構和使這些機構有權實施政策的立法者的監管。但美國曾經有過自由放任的技術監管時期,而每一個時期都孕育了,而且不是壓制了,強烈傾向於壓制競爭的技術巨頭。
當他列出誰是他的敵人時,安德森的動機更加清晰。在這一節中,他列出了他認為讓社會滅聲的事物,將它們稱為「大規模壓垮」社會的元兇。在這份列表中,他提到了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這是一份旨在鼓勵國家為和平努力的 17 個目標。根據安德森的說法,這些所謂的敵人是「反對科技和生活的」:環境可持續性、減少性別不平等、消除貧困或飢餓等等。當科技已經被用於實現更好的生活、清潔水、緩解大規模生產和生成潔淨能源時,這些 17 個目標如何反對科技和生活呢?他用一種含糊而空洞的方式書寫,留下了更多問題而非答案;這帶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他可能從來沒有讀過這 17 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並且他正在使用它作為另一個代名詞。
然後,安德森將環境社會治理(ESG)、科技倫理、信任與安全和風險管理等都列為他的敵人。馬克,你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麼?規管和負責任的行為是錯誤的嗎?我們應該為了亞馬遜股價上漲到每股 200 美元而追求技術的發展,而付出一切代價嗎?
安德森有一種隱晦的說話方式,所以毫不奇怪,他對聯合國支援那些最易受危險影響的人的目標感到如此憤怒。他談到地球的「極度人口稀疏化」,並特別提到「發達社會」人口減少,這似乎是對產卵主義核心原理的認同。他希望地球上有 500 億人(然後其中一部分移民到外太空),並表示「市場」可以產生資金,用於資助社會福利計劃。(我們必須重申一個問題:這個人最近去過舊金山嗎?)他還提到普遍基本收入「會把人民變成由國家飼養的動物園動物」。(山姆·阿爾特曼肯定會不同意。)他希望我們工作,產出,「以及感到自豪」。這裡缺少的關鍵是,我們應該如何使用技術來真正照顧人們?如何給他們提供食物和衣物,確保地球不會變得溫度過高,以致我們全部消失?缺少的是舊金山已經是世界上的科技樞紐之一,也是社會和經濟上最不平等的地方之一。
科技泡沫
定期有許多科技巨頭宣稱自己正在創造一個他們根本不理解的世界。我們看著元宇宙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快速行事並打破一切」,然後最終在國會就選舉干擾事件作證。我們看著 OpenAI 創始人山姆·阿爾特曼在自己和羅伯特·奧本海默之間畫出相似之處,卻不必多想是否將技術創新的極限推高到任何代價的好事。
安德森是科技泡沫的產物和工程師,對他宣稱要服務的人根本不理解。
延伸閱讀
- 薩姆·奧特曼反駁馬克·安德森對與拜登政府 AI 會議的描述!真相究竟是什麼?
- 「馬克·安德森與喬·朗斯代爾等風險投資人爭相進軍 DOGE 及特朗普委員會的背後故事」
- 梅菲爾德投資 1 億美元創立 AI 孵化器,啟動創業家駐村計畫新模式!
- 馬克·安德森家族計畫打造「遠見」住宅區 鄰近擬建加州夢幻城市!
- 薩欽·班薩爾(Sachin Bansal)的金融科技公司 Navi 在首次大規模外部籌資中尋求 20 億美元估值
- TechCrunch Early Stage 2024:技術創業家的力量
- 創業家打卡!TC 早期階段專屬活動,優惠僅剩 5 天
- 新聞專訪:Sophie 回答,創業家申請 H-1B 簽證變得更容易了嗎?
- 馬克·安德森如何像羅伯特·摩西:「是時候建造」人工智慧
- 馬克·安德森如何像羅伯特·摩西:「是時候建造」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