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拋棄積累圖表:避免誤導投資者的美化提案
引言
最近,我在 TechCrunch Disrupt 的創業戰場舞臺上觀察了幾個創業公司的提案。這些創業者非常出色地進行了演講,即便在舞臺上受到投資者的嚴厲詢問時也能從容應對。作為一名曾經在舞臺上演講的人,我深知這是一件多麼讓人緊張的事情。然而在整個週期中,我注意到許多新創公司都犯了同一個錯誤:在他們的簡報中使用了積累圖表。這是一個容易陷入的陷阱,但最好還是避免使用。因為這不僅會讓投資者感到困惑,最好的情況下是誤導投資者,最糟糕的情況下則是不誠實,而且它不能為投資者提供足夠的訊息以做出投資決策。本文將結合思考,對此進行深入分析。
問題的核心
積累圖表(cumulative graphs)是一種常見的圖表型別,用於展示資料隨著時間的累積變化。它通常以線性增長的方式顯示資料變化,使得資料呈現出穩定的增長趨勢。然而在創業提案中使用這種圖表有其問題所在。
1. 誤導性質
積累圖表容易導致投資者對企業的成長狀態產生誤解。由於積累圖表的本質,它將過去的資料與現在的資料整合在一起,使得企業的成長看起來更加穩定和持續。但實際上這樣的呈現可能掩蓋了一些關鍵的訊息,例如企業的增長是否已趨於停滯或是是否存在持續的經營問題。
2. 不公正情況
使用積累圖表可能會給投資者一種不公正的感知。投資者希望看到的是真實的資料變化,而不是被美化過的圖表。如果企業採用了積累圖表,那麼投資者可能會認為企業有意隱瞞一些不利的資料或真相,這將給投資者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對企業的誠信產生懷疑。
思考:美化與真實
在這個世界上,美化總是比真實更具誘惑力,而我們所處的數位化時代更是如此。企業希望在提案中展示最好的一面,以吸引投資者的關注和資金。然而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觀察者,我們應該反思美化與真實之間的關係。
美化可以為一個故事增添色彩,但同時也可以掩蓋真相。在商業領域,真實是投資者做出明智決策的基礎。如果我們經常將事實過濾或美化,這將導致投資者對整個市場的不信任感和對真實資料的偏見。因此我們需要更加注重資料的真實性和客觀性,而不是僅僅追求外觀的美化效果。
編輯評論與建議
積累圖表似乎是一個容易使用的工具,因為它能夠簡潔明瞭地展示資料的增長。然而在創業提案中應該避免使用這種圖表,特別是當它們可能對投資者產生誤導和不公正的影響。
我建議創業者在提案中使用其他型別的圖表,例如趨勢圖或條形圖,這些圖表更能直觀地展示資料的變化趨勢和相對比較。同時創業者應該保持透明和誠實,提供全面的資料訊息,包括企業遭遇的挑戰和成長的障礙。投資者更願意相信那些對自身局限和挑戰進行坦誠的企業,因為這類企業更容易獲得信任和支援。
在進行提案時,創業者應該注重資料的真實性、客觀性和透明度,而不是僅關注美化的效果。只有這樣,創業者才能獲得投資者的真正關注和支援。
結論
美化提案的做法在商業領域中不容忽視其對投資者和市場的影響。尤其是在使用積累圖表時,需要意識到它們可能產生誤導和不公正的效果。在我們所追求的美化與真實之間,我們應該始終保持警覺,堅守真實資料的原則,以確保投資和商業決策的正確性和可靠性。這不僅是對投資者的尊重,也是對市場的尊重,更是對自身商業道德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