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蛋白食品科技回顧:消費者仍尋求肉類的口感
引言
最近一篇 TechCrunch 的報導指出,植物蛋白食品在餐飲服務業中受到顧客的青睞。此外報導還提到了幾家公司的最新進展,包括 Black Sheep Foods、Enough 和 Meatable。不僅如此,報導中也提到了可持續海鮮新創企業 Bluu Seafood 和 Aqua Cultured Foods 以及融合人工智慧和母乳的 Maolac 等公司的相關情況。
植物蛋白在餐飲服務業的增長
根據 Good Food Institute 的調查,2022 年美國餐飲服務業植物蛋白的營收達到 3.04 億美元,較 2019 年疫情前增長了 8%。其中類似動物肉類的植物蛋白成為了關注焦點,佔總銷售重量的 53%,較 2019 年的 39%有所增加。此外購買植物蛋白肉的消費者是高價值客戶,平均每年造訪餐飲服務場所的次數比普通消費者多 30 次,並且每年的花費比普通消費者多出約 400 美元。
口感是一個持續的挑戰
然而植物蛋白食品的口感一直是一個挑戰。報導提到了一些公司,包括 Black Sheep Foods、Rebellyous、Planetarians、Chunk Foods 和 ISH Company,他們在過去一年中專注於改善植物蛋白的口感。
例如,Black Sheep Foods 最近籌集了 1230 萬美元的資金,用於研發更美味的植物蛋白肉製品。此外 Enough 則透過研究利用蘑菇生產蛋白質的技術,成功籌集了 4000 萬歐元的資金,以擴大其生產能力。另一家公司 Meatable 則藉著其技術和生產規模的優勢,將培養豬肉的生產時間從三周縮短到八天。
其他相關回顧
報導中還提到了其他一些相關的食品科技公司,值得關注。其中包括可持續海鮮新創企業 Bluu Seafood 和 Aqua Cultured Foods。此外還有一家公司 Maolac 透過將人工智慧應用於母乳產品,改善寶寶的腸胃健康。此外還有一家公司 New Culture 成功將發酵過程擴大到工業規模。還有一項來自 Omeat 的研究,該公司研究了牛血漿提取技術。
結論
整體而言,植物蛋白食品科技正不斷發展,並且在餐飲服務業中取得了顯著增長。然而口感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挑戰,需要公司透過不斷的創新和技術改進來解決。隨著對可持續飲食的關注日益增加,植物蛋白食品科技行業有望繼續迎來更多機遇。對於投資者而言,重點應該是關注團隊的實力和創新能力,而不僅僅是口感。整個行業應該致力於改善植物蛋白食品的口感,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並推動可持續飲食的實現。
如果有關風投和食品科技領域的熱點新聞或線索,可以聯絡 Christine Hall,電子郵件位址為 [email protected],Signal 號碼為 832-862-1051。匿名請求將得到尊重。
延伸閱讀
- 本週人工智慧:廚房裡的創意革命!
- Swiggy 推出 10 分鐘速食,激烈搶奪印度快消市場!
- 「微生物製造的植物性起司,究竟有多臭?Plonts 的創新嘗試!」
- 「即使獲得 16 億美元風投,實驗室製肉產業仍面臨巨大的挑戰!」
- Google 被指控誤導消費者以取得更多廣告資料
- 處於 a16z 支援下的 Synapse 宣告破產,1000 萬名消費者受影響
- 崛起市場(Thrive Market)的尼克·格林談如何打造百億美元的食品雜貨公司
- 微軟聘用 Inflection 創始人來負責新的消費者人工智慧部門
- 開放邊界的電子商務軟體幫助商家進入全球消費者市場
- 布魯斯坦創投第三輪食品科技基金募得 4500 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