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

5 篇文章

以神經科學的觀點探討人工意識的可行性
1967

以神經科學的觀點探討人工意識的可行性

應用神經科學的角度評估人工意識的可行性人工智慧系統與人工意識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系統能力的提升使得有人認為這些系統可能很快具有意識。然而我們可能低估了人類意識背後的神經生物學機制。現代的 AI 系統能夠執行許多令人驚嘆的行為。例如,當我們使用像 Chat

用大腦波資料揭開一個人的意圖
2046

用大腦波資料揭開一個人的意圖

利用腦電波資料解讀個人意圖的可能性研究小組成功開發少數樣本學習模型韓國濟州科學技術研究院(DGIST)的機器人與機械工程系教授樸相鉉(Sanghyun Park)率領的研究團隊宣布,他們已成功開發出一種能夠使用少量資料準確分類腦電波的少數樣本學習模型。對於現有的深度學習模型來說需要從目標受測者收集大

神經訊號、電腦科技相互結合!Neuralink 展開首例人體實驗招募!
1911

神經訊號、電腦科技相互結合!Neuralink 展開首例人體實驗招募!

神經科學公司 Neuralink 招募第一批腦機介面人體實驗受測者公司計劃進行為期六年的 PRIME Study,招募有四肢癱瘓的受測者神經科學公司 Neuralink 最近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人體實驗批準,並正在尋找第一批受測者進行實驗。這項為期六年的初步實驗,名為「PRIME

用「神經屏障」保護市民免受人工智慧侵害,神經科學專家提出論點
1735

用「神經屏障」保護市民免受人工智慧侵害,神經科學專家提出論點

神經屏障:保護市民免受人工智慧的威脅作者:艾迪華 · 費爾森塔爾來自萊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專家哈裏斯·艾爾(Harris Eyre)在一份新報告中主張,我們迫切需要建立一個數位自衛系統,以保護市民免受人工智慧(AI)對我們的人際關係和集體智慧進行“駭客攻擊”的威脅。眼下,政府需要採取措

人類和人工智慧都會產生幻覺,但方式不同
2204

人類和人工智慧都會產生幻覺,但方式不同

人類和人工智慧都會產生幻覺,但方式不同引言自從 GPT-3.5 等大型語言模型的問世以來,人們對於這些新技術的興趣與日俱增。然而隨著使用者發現它們也會出現錯誤和不完美的特點,對這些模型的信任逐步降低。一個輸出錯誤資訊的語言模型被稱為「幻覺」,當前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努力致力於減少這種效應。然而在我們努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