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文

9 篇文章

Threads 新增書籤功能,讓你收藏喜愛的貼文
1362

Threads 新增書籤功能,讓你收藏喜愛的貼文

#h2 Threads 新增書籤功能:為何重要?在科技公司激烈的競爭中,每一個新功能的加入都可能對使用者體驗和平臺生態產生深遠影響。最近 Instagram 釋出讓使用者收藏貼文的書籤功能,對於 Threads 這款 Twitter 般的應用程式來說這是一項重大改變。#h3 書籤功能的重要性書籤功能

X 宣稱因以色列-哈馬斯戰爭違規行為,已對 325K 篇貼文和 375K 個帳戶"採取行動"
982

X 宣稱因以色列-哈馬斯戰爭違規行為,已對 325K 篇貼文和 375K 個帳戶"採取行動"

X 披露內容違規措施:對以色列-哈馬斯戰爭發表的貼文進行處理 X 公佈對以色列-哈馬斯戰爭貼文與帳戶的行動資料社交平臺 X 最近公佈了對以色列-哈馬斯戰爭相關內容的處理資料,其中透露超過 325,000 篇違反公司服務條款和暴力言論、仇恨行為規則的內容已被處理。除此之外,X 公司表示已移除 3,000

Instagram 測試合作推特可供朋友加入的貼文輪播機制
996

Instagram 測試合作推特可供朋友加入的貼文輪播機制

Instagram 測試合作式輪播功能,朋友可以加入你的貼文背景 Instagram 近日正在測試一項新功能,允許你的朋友在你的貼文中加入他們的照片和影片。當你要釋出一個輪播貼文時,Instagram 將提供一個選項,讓你的追隨者能夠提交他們想要包含其中的照片和影片。這些提交內容不會自動新增到你的貼文

為了讓貼文更美觀,埃隆·馬斯克停止展示頭條,真相揭露!
888

為了讓貼文更美觀,埃隆·馬斯克停止展示頭條,真相揭露!

X 停止顯示標題:埃隆·馬斯克的美學考量還是社交媒體的創新方向?背景最近,有訊息指出,X(前身為 Twitter)停止在平臺上顯示文章的標題,改而僅顯示引言圖片和連結的網域。這項變更在 iOS 應用程式上已經生效,許多使用者因此感到不便。讓我們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並評估其對社交媒體風潮和使用者習慣的影

「實際上 X 每天被瀏覽五億篇貼文——而不是馬斯克最近所說的一億到兩億篇」
802

「實際上 X 每天被瀏覽五億篇貼文——而不是馬斯克最近所說的一億到兩億篇」

Elon Musk 與 Linda Yaccarino 就社交媒體平臺 X 的貼文數進行爭論最近,一場關於社交媒體平臺 X 的不爭而吵的辯論再度成為熱門話題。在 9 月份,Elon Musk 表示 X 的使用者每天產生了一至兩億條貼文,不包括轉發。但是 X 的執行長 Linda Yaccarino

這個設定可能讓你的 Instagram 貼文顯得更糟糕 - 也許是自己搞砸了
832

這個設定可能讓你的 Instagram 貼文顯得更糟糕 - 也許是自己搞砸了

Instagram 設定可能使您的貼文看起來更差-也許你知道在 Instagram 的設定中,有一個被隱藏在多層設定之中而被預設關閉的「始終以最高品質上傳」開關嗎?根據該應用程式的解釋,開啟此功能可以確保「始終以最高品質上傳照片和影片,即使上傳過程更長。當此選項關閉時,我們將自動調整上傳品質以適應網

Snapchat AI 失控!貼文到 Stories 了,但 Snap 證實只是一個故障
1517

Snapchat AI 失控!貼文到 Stories 了,但 Snap 證實只是一個故障

Snapchat 的 AI 失控,貼文到 Stories,但 Snap 確認只是一個故障事件背景 Snapchat 是一個社交媒體平臺,最近其內建的 AI 聊天機器人功能"My AI"一度顯得有點失控。該 AI 在 App 上貼文到了它自己的 Story,並且停止回應使用者的訊息,一些 Snapcha

藍天獨家專訪!社交媒體平臺 Bluesky 為貼文新增自我標籤及專屬媒體專區
791

藍天獨家專訪!社交媒體平臺 Bluesky 為貼文新增自我標籤及專屬媒體專區

Bluesky 推出自我標籤功能和專屬媒體頁面簡介 Bluesky 是一個剛於今年公開上線的社交媒體平臺,最近推出了自我標籤功能和專屬媒體頁面。這項新功能允許使用者自行為他們的貼文選擇合適的標籤,從而讓貼文能夠自動篩選。這種自我標籤的方式具有類似於 Tumblr 去年引入的「社群標籤」功能,目的是方便

從現在起,不要再稱之為「推文」,改稱為「貼文」
915

從現在起,不要再稱之為「推文」,改稱為「貼文」

推特該稱之為「貼文」推特改名為 X,應該改稱「貼文」最近,被稱為推特(Twitter)肇事的公司 X 正在嘗試將其「推文」按鈕改為「貼文」,我們也應該照做。埃力克斯·克蘭茲(Alex Cranz)是科技網站 The Verge 的總編輯和主持人,並在 Gizmodo 負責消費科技報導達五年之久。她的

«12»